首页 百科知识 焦树德经验:大黄治疗阳明腑实证

焦树德经验:大黄治疗阳明腑实证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焦树德经验1.大承气汤大承气汤为峻攻泻下的代表方剂。杨某,男,38岁,1961年12月14日初诊,主诉腹痛2天。热邪结滞于阳明之腑,出现阳明腑实证者,皆可用攻下法治疗。因尚无大便燥硬坚实之症,故去芒硝,乃免伤下焦之意也。虽经服阿托品片和注射阿托品针2支,均未能止痛,上腹部痞满闷胀,不思饮食,大便3日未行,舌苔白满,中后部微黄,怀中抱着热砖熨腹,脉象弦滑。

焦树德经验:大黄治疗阳明腑实证

焦树德经验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为峻攻泻下的代表方剂。主治伤寒邪入阳明,从阳化热,热邪积滞,互结肠胃,出现发热不退。潮热谵语,循衣摸床,手足濈然汗出,矢气频转,大便秘结不通,脘腹痞满硬痛,拒按,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滑或沉迟有力,即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坚全见者。用此方急下泻热,以存津液,常取立竿见影般的良好效果,为临床常用之方,疗效可靠。

本方也可用于治疗高热谵语,口干烦躁,甚至发狂,下利稀水,极臭难闻,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舌质红,舌苔黄,中部厚而少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此为热结旁流证,虽有大便,但仅拉些稀水,秽臭难闻。苔黄燥、脉沉实是辨证要点。

对于高热神昏、手足挥动、烦躁饮冷、大便秘结不通、舌苔黄燥、脉沉伏有力者,中医称热厥,亦可用此汤急下之。

还有痉病之属于刚痉证者,其证咬牙啮齿、手足痉挛、角弓反张、卧不着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热而无汗,亦可用此汤急下之。

杂病中,出现热结肠胃之阳明腑实证者,用此汤治疗也可取得神速的疗效,不必一定拘泥于伤寒病。临床上见到阳明腑实证,具备前述证候特点者,即可用之。效果极佳,真有“用当通神”之妙。

临床上除用于治疗高热疾患出现阳明腑实证者外,也常用于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出现阳明腑实证者,均有佳效。

本方所主治者。为热邪内盛结于阳明之腑的里实热证。根据《内经》治则精神“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气坚者以咸软之,热盛者以寒消之”,故方中以大黄之苦寒,泻热通腑,涤荡肠胃积满结热为主药。又用芒硝之咸寒、润燥软坚为辅药,更以厚朴行气除满、降浊运脾,枳实苦降破气、消积除痞,共为佐使,协助硝、黄推荡肠胃积滞,通下阳明腑气。诸药合和,使大便畅而腑气通,泻热邪而保津液,使后天之本得以畅运,而水谷精华得以化生。所以后世医家称此方为“急下存阴”之特效方。

本方所记各药的用量是汉制用量,因为现代的度量衡与古代不同,故此我将在临床上使用本方时各药的用量,介绍如下,以供参考。酒大黄9~12g,厚朴10g,枳实10g,芒硝10~18g(分2次冲服)。对老年人或体弱者,可将芒硝改为玄明粉,用量也可稍减。

大黄有时也用生大黄。据近代研究,大黄经过酒洗或酒浸后,其有效成分容易被煎出,可增强泻下作用。古人用酒洗大黄,是为了取酒能上行,使大黄能同时将上焦的热邪一齐泻出,不用酒制则恐怕上焦留邪,变生喉痹、耳鸣目赤、颈肿、膈上热诸疾,酒洗后则无此弊。(www.xing528.com)

我曾很多次使用本方治疗急重病证,均能起到立竿见影般的效果。今介绍一个验案,供参考。杨某,男,38岁,1961年12月14日初诊,主诉腹痛2天。前天晚上从外地回京,腹中饥饿,即急食米面蒸糕约半小盆,食后即睡,未盖被而受了凉。次晨即觉上腹部及脐左处疼痛,胃脘痞塞胀满,不思饮食,小便短赤,大便3日未行,今日疼痛难忍,急来就诊。观其舌苔白,脉象弦滑有力。上腹及脐左处疼痛拒按。白细胞计数11.7×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86。据此脉症诊为食滞腹痛。治以消导攻下之法,以大承气汤随证加减,处方如下:酒大黄12g,枳实12g,厚朴9g,芒硝6g(后下),焦槟榔9g,焦三仙各9g。水煎服1剂。立即针合谷、内关、商阳、天枢4穴,不留针,以迅速止痛。

药后排出稀臭大便2次,胃脘及脐部之疼痛完全消失,病即痊愈。以后追访,腹痛未作,早已上班工作。

我用大承气汤随证加减治疗阳明腑实证及胃肠邪实证数10例均取得了立竿见影之效。多数病人是一泻即安,请读者放心使用。但必须确认为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坚俱备,才可使用。要记住辨证准确才能速效。

2.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也是常用的有泻下作用之方剂,主治阳明腑实证,或杂病出现胸腹胀满属实证者。热邪结滞于阳明之腑,出现阳明腑实证者,皆可用攻下法治疗。但大热结实而大满、大实、痞硬、大便燥坚者,须用大承气汤急下之。若热邪微结阳明,尚未大实、大满、大燥,而见大便难、潮热、腹中痛、脉沉滑者,宜小承气汤下而和之,或阳明温病出现谵语、潮热、大便六七日未行,而痞、满、燥、实、坚证又未全备,可先与小承气汤服1次,如转矢气(放很臭的屁)者,知腹中已有燥屎,可用大承气汤攻之。如服小承气汤1次后,不转矢气,则不可用攻泻之法,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皆不可用,杂病中如出现胸满脘胀,胃实而大便不畅,或胸闷而喘,舌苔厚,脉滑实有力者,可用本汤治之。

由于本方所主尚非大热结实于阳明肠胃之腑,不须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之法,故于大承气汤中去芒硝,又因热邪结滞尚不甚坚实,故减少厚朴、枳实的用量。以大黄为君而荡除邪热,以枳实为臣而消痞破结,以厚朴为佐使而调中气除胀满。一般说,邪在上焦则满闷;邪在中焦则痞胀;胃中邪实则潮热谵语。方中以厚朴、枳实去上焦、中焦满闷、痞胀,以大黄荡胃中之实热。因尚无大便燥硬坚实之症,故去芒硝,乃免伤下焦之意也。故杂病中见上、中二焦不通而满闷、痞胀或热喘者,均可用之。

我曾治一患者,因2天前吃煮糖萝卜过多,食后又受寒而致胃痛剧烈难忍,西医诊断为急性胃炎。虽经服阿托品片和注射阿托品针2支,均未能止痛,上腹部痞满闷胀,不思饮食,大便3日未行,舌苔白满,中后部微黄,怀中抱着热砖熨腹,脉象弦滑。诊为寒实停滞所致的胃脘痛,治以温中导滞之法,以小承气汤加味治之,处方如下:酒大黄9g,枳实9g,高良姜9g,干姜6g,吴茱萸9g,木香5g,焦槟榔12g,焦神曲12g,三棱9g,延胡索12g。急煎1剂,分2次服。

药后胃脘痛即止住,不再疼痛,但大便未行,故又于上方加当归9g,桃仁泥9g,鸡内金9g,附子6g。药后大便通畅,阳明腑气通畅,寒凝、食滞被推荡泻下,故病亦痊愈。

仲景先师在本方中加重厚朴的用量,名厚朴三物汤,用以治疗支饮胸满、腹胀等症。

后世医家在本方中加羌活5~10g,名三化汤,主治中风病痰热结滞,二便不通,肠胃内实之证。注意:中风虚证不可用之。(《焦树德临床经验辑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