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常规拔罐疗法及留罐、闪罐、火罐等拔罐方法

常规拔罐疗法及留罐、闪罐、火罐等拔罐方法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常规拔罐疗法常规拔罐疗法即临床常见的拔罐方法,分为单罐法和多罐法2种。采用此法时,可根据经络走向或解剖形态等情况,酌情吸拔数个或数十个罐,如某一肌肉劳损时可按肌肉的走向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之为“排罐法”。图19闪罐法3.留罐法留罐法是临床常用的拔罐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各种病症。常用的走罐法有以下3种。5.火罐法火罐是一种很常用的拔罐法,利用点火燃烧的方法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

常规拔罐疗法及留罐、闪罐、火罐等拔罐方法

1.常规拔罐疗法

常规拔罐疗法即临床常见的拔罐方法,分为单罐法和多罐法2种。

(1)单罐法:如果病位范围较小,可根据病变或压痛的范围选择单个适当口径的罐子进行治疗,如胃痛单拔中脘一穴,心律失常、心慌选内关穴,大便不正常选天枢穴,头痛选太阳穴,落枕选肩井穴,胃痛选中脘穴等(图17)。

图17 单罐拔中脘

图18 多罐拔腰背

(2)多罐法:多罐法即多罐并用,治疗时分排罐法和散罐法两大类,适用于治疗病变范围较广泛、病变处肌肉较丰满,或敏感反应点较多的患者。采用此法时,可根据经络走向或解剖形态等情况,酌情吸拔数个或数十个罐,如某一肌肉劳损时可按肌肉的走向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之为“排罐法”。适用于身体强壮,症状明显的患者,拔罐数目多而排列紧密(罐距小于3厘米)(图18);若体质弱或症状不甚明显的患者,拔罐排列较稀疏(罐距大于7厘米),称散罐法。

2.闪罐法

闪罐法是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患者患处,随即将罐取下,反复操作,直至皮肤潮红发紫痧点为止。这种反复的牵拉、松弛,使皮肤血液反复灌注、输布、再灌注,从而改善了血液循环,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兴奋作用。此法适用于外感风寒、肌肉痿软、皮肤麻木、功能减退的虚弱病症及脑卒中后遗症等。由于此法不会在皮肤上留下瘀斑,故较适合于面部使用。闪火罐操作时,应注意闪火入罐时要快,快速送入罐底。火切不可在罐口停留太久,以免罐口太热而烫伤皮肤。如果反复闪罐,罐体温度过热,应换另一个罐继续操作(图19)。

图19 闪罐法

3.留罐法

留罐法是临床常用的拔罐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各种病症。即罐子拔上以后,在治疗部位上留置10~15分钟,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在皮肤娇嫩细腻部位、夏季、吸拔力大、红外线灯照射后同时拔罐时,不可留罐时间过长。另外,在留罐期间,亦可结合提按、摇动等手法来增强刺激,提高疗效。

4.走罐法

走罐法又称为推罐、拉罐、行罐等。走罐宜适用罐口壁较厚且光滑无破损的玻璃罐或有机玻璃罐,先在要走罐的皮肤上或罐口上涂一些润滑油脂如凡士林、板油等,将罐吸附肌肤后,术者用手握住罐体,根据病情需要和走罐部位的解剖结构,进行向上下、左右或圆周方向的往返推拉移动,直至走罐部位皮肤潮红、充血,甚至瘀血。需加大刺激时,可以在推拉旋转的过程中对罐具进行提、按,也可稍推拉或旋转,即用力将罐取下重拔,反复多次,因取罐时常有响声,故又称响罐法。走罐适合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腹背、腰臀、大腿等处,用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风寒湿邪侵袭、肌肤麻木酸痛等病症。一般背腰四肢部宜上下移动,胸部应按肋骨走行方向移动,腹部可旋转移动。操作时前进方向的罐口稍向上提起,后半部着力。应根据病情和部位挑选口径适宜的罐子(腹背腰臀用大罐,四肢用小罐),决定吸拔的力量和推移的速度。

走罐法操作的关键在于当罐具吸住之后,要立即进行推拉或旋转移动,不能先试探是否吸住,否则推拉时就难以移动,用大力推拉会造成患者疼痛,甚至皮肤损伤。在推拉、旋转几次之后,才能停歇。常用的走罐法有以下3种。

(1)浅吸快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3~5毫米高,移动速度为每秒30~50厘米行程,以皮肤微红为度。适用于体虚年迈、儿童和病情表浅者如末梢神经炎、轻度感冒等。

(2)深吸快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5~8毫米高,移动速度为每秒15~30厘米行程,以皮肤表面红紫色为度。适用于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的多种病症。使用部位常以背部膀胱经即背俞穴为主。

(3)深吸慢移法:使肌肤吸附于罐体内8~12毫米高,移动速度为每秒3~5厘米行程,以皮肤表面紫黑色为度。适用于久寒痼冷,经络气血阻滞日久,筋脉肌肉失养等病症。如肌肉萎缩、中风半身不遂、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

走罐法操作时,推拉旋转的速度不宜过快,如过快易导致疼痛,每次推拉移动的距离不宜过长,推拉至皮肤呈潮红、深红或起丹痧点为止。

5.火罐法

火罐是一种很常用的拔罐法,利用点火燃烧的方法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以吸附于体表,火罐排气,是用点火的方式排出罐内部分空气,常用的方法有以下6种。

(1)投火法:本法多用于侧面横拔位。操作时用镊子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或用软质纸稍折叠,也可卷成纸卷(较罐的深度长3厘米左右),点燃后在烧去3厘米左右时投入罐中,不等纸片烧完,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图20)。

图20 投火法

(2)贴棉法:本法适用于侧面横拔位。操作时首先用0.5~1平方厘米的脱脂棉片,四周拉薄后略吸酒精,贴于罐内上中段,点燃后迅速扣在应拔部位(图21)。注意,棉片不宜太厚,吸取酒精不宜太多,否则,易造成贴棉脱落以及酒精流溢烫伤患者。

图21 贴棉法

(3)滴酒法: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操作时在罐内底部滴入酒精数滴,保持罐口朝上,然后将罐横放,旋转1~3周,使酒精均匀地附于罐内壁上(勿使酒精沾到罐口,以免灼伤皮肤),点燃后手持罐底迅速扣在应拔部位。本法操作简单,不需其他辅助用品,适用于家庭保健。注意酒精不宜滴得过多,以免火焰随酒精流溢,灼伤患者。

(4)闪火法:本法适于各种体位。特别适用于闪罐法、走罐法。操作时用镊子夹住酒精棉,或用一根长约10厘米的粗铁丝,将一端用脱脂棉和纱布包裹成一小鼓槌状,吸取酒精,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片刻,迅速抽出棉球,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图22)。需较大吸拔力时,可将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罐内上中段壁上旋转涂擦,使酒精在罐壁燃烧,然后迅速抽出棉球并将罐扣在应拔部位。棉球不宜吸取酒精太多,否则易流溢烧伤皮肤。

图22 闪火法(www.xing528.com)

(5)架火法:本法适用于俯卧、仰卧的大面积部位及四肢肌肉丰厚的平坦部位。它的特点是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操作时可选用以下2种方法:①用易燃的软布或软纸包住一枚铜钱或类似物品,将布或纸的四周折转向上约3厘米,便制成毽子形的点火架。然后置于吸拔部位,点燃布或纸角。也可以将酒精棉球放在点火架顶端点燃。最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图23)。②用不易燃、不传热、直径2~3厘米的物品,如胶木瓶盖、汽水瓶盖、木片、橘皮等,置于吸拔部位中心,再放一酒精棉球于其上,点燃后立即将罐扣上。

图23 架火法

图24 弹簧架法

(6)弹簧架法:用1根直径0.5~1毫米的钢丝绕成弹簧状,放入火罐内,近罐底的一端扭成钩状,钩端部卷上一个棉球,悬挂在罐的中央(图24)。拔罐时,在棉球上滴几滴酒精,点燃后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可吸住。此架可反复应用。

6.水罐法

即在火罐内装入1/3~1/2的温水,闪火后迅速将水罐扣在治疗的穴位或部位上,此法适用于外感风寒、高热无汗、咳嗽、胃痛、风湿症、腰痛等。

另外,还有利用蒸汽加热竹罐的方法,现已不常用。

7.药罐法

煮药罐法的操作方法是:用纱布将中药包好,放入沙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煎沸后,将竹罐或木罐放入煮3~5分钟,再将罐夹出,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以使其吸取药液,降低罐口温度,保持罐内的温度。然后,趁热迅速将罐扣在患处或穴位上,手持罐稍加压按约半分钟,使之吸牢即可。此法将拔罐与中药疗法结合在一起,发挥罐与药的双重作用,又有温热作用,多用于风寒湿痹证。但操作时要熟练,否则可致吸力不足。

除煮药罐法外,药罐法还有贮药罐、酒药罐2种方法。贮药罐法是在抽气罐中装入1/2~2/3的药液,如紫苏水、生姜汁、风湿酒等,然后用注射器或抽气枪抽去空气,使罐吸拔于皮肤上。酒药罐法是将泡好的药酒滴入罐内,按前述火罐中的滴酒法操作。

8.针罐法

针罐法全称留针拔罐疗法,是在用毫针刺入穴位并行针得气后留针,并以针刺处为中心进行拔罐(图25)。留罐10~15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将罐轻轻起下,然后将针起出。针罐法一般采用玻璃罐,这样可随时观察罐内的情况。在操作中应注意,针柄不宜过长,以免触及罐底陷入体内。如在胸背部施针罐法应特别注意,因为罐内的负压可使针刺的深度改变,从而引起气胸。还可针刺穴位“得气”后出针,不按压针孔,立即在出针的穴位上拔罐,并吸出少许血液或组织液。此法有针刺与拔罐的双重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多用于单独拔罐疗效欠佳的顽固性痛痹,各种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等症。

图25 针罐法

9.刺血拔罐法

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或血罐法,是刺血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临床操作有两种方法。

(1)在刺络(刺血)后再进行拔罐的一种手法,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梅花针在局部扣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乳痈、跌打损伤致软组织损伤瘀血等。应用此法必须严格消毒,一般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血迹,如有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白血病患者,不可使用刺血拔罐。

(2)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平口小刀浅刺,刺激量分为轻刺、中刺、重刺3种。轻刺以皮肤红晕为度,中刺以微出血为度,重刺以点状出血为度。然后,在刺络(刺血)处拔罐,留罐时间10~15分钟,以出血量5~10毫升为度。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干渗血,3~6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此法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较重、表现亢奋,具有红、热、痛、痒等实证型患者,如腰腿痛、风湿痛、肌肉劳损、神经性皮炎、丹毒、皮肤瘙痒、感染性热病高血压(实证型)等病症。对虚寒体质的患者一般不用此法。

10.挑痧拔罐法

挑痧拔罐法是拔罐与挑痧配合使用的一种疗法。使用时,先在选定的部位(经络穴位)拔罐(最好用走罐手法)。若留罐,时间应稍长、吸力应稍大,待皮肤上出现紫红或紫黑斑块后起罐,再在皮肤出现紫红或紫黑较明显处(一般此处皮下有硬节,或大或小)用消毒针挑刺。每个部位挑刺2~3下,以皮肤渗血、渗液为度。然后用消毒棉球拭干,亦可涂75%乙醇或碘酒。此法可用于中暑、郁痧、闷痧、感染性热病、风湿痹痛、痛经、神经痛等病症。

11.温罐疗法

温罐疗法指在留罐的同时,在治疗的部位上加用红外线、神灯、周林频谱仪等照射,或用艾条温灸患部及罐体四周,以提高疗效,又可防止患者着凉的方法。此法兼有拔罐和热疗的双重作用,多用于寒凉潮湿的季节,或有虚寒、寒湿的病症。

12.刮痧拔罐法

刮痧拔罐法是刮痧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可先刮痧后拔罐,亦可先拔罐后刮痧,前者较为常用。使用时先在选定的部位(穴位)皮肤上涂抹适量刮痧拔罐润肤油(或乳),用水牛角刮痧板进行刮痧,若与走罐手法配合,刮拭皮肤时间应略短,皮肤出现红色即可在其刮痧部位走罐;若与留罐手法配合,刮拭时间可稍长,待皮肤出现红、紫或紫黑色时,再行留罐,留罐部位可以是穴位(包括阿是穴),亦可是病灶点(刮痧后皮肤上红紫或紫黑明显处,用手触摸,皮肤下常有明显硬节或条索状物,压迫多有酸麻胀痛等反应)。一般认为,在病灶点处拔罐对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有明显作用。此法广泛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哮喘膝关节疼痛和屈伸不利、高血压、痤疮等病症,均有显著疗效。

13.艾灸拔罐法

艾灸拔罐法是艾灸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一般是先在选定部位进行灸法然后再拔罐,以艾灸的药物和温热作用来加强疏经通络、温经散寒、祛除寒湿、行气活血等功效,与拔罐同用可增强疗效。常用配合手法有以下几种。

(1)艾炷灸拔罐法:分直接灸与间接灸拔罐两种。直接灸即将艾绒搓捏成上尖底平的圆锥形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面施灸。间接灸是施灸时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某些物质(如隔一姜片叫隔姜灸、隔一片蒜叫隔蒜灸、隔一附子饼叫附子饼灸等)。上述灸法都应在患者感觉皮肤发烫时,换艾炷和隔垫物再灸,以皮肤潮红但不烫伤为度,灸后再行拔罐。此法适应证较广,外感表证、咳嗽痰喘、脾肾虚证、风寒湿痹、妇人气虚血崩等证均有疗效。隔姜灸拔罐法多用于腹痛、受寒腹泻等证。隔蒜灸拔罐法多用于痈疽、瘰疬、肺炎支气管炎肠炎等证。附子饼灸拔罐法可用于阳痿、早泄等证。

(2)艾卷灸拔罐法:分单纯艾卷灸与药条灸拔罐两种。用棉纸把艾绒裹起来做成圆筒形称为艾卷,艾卷内只有单纯艾绒称单纯艾卷或艾条,艾卷内除艾绒外加入药末而制成的艾条叫药条。将艾条(包括单纯艾条与药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另端可用手或其他工具如艾条支架等支持,燃端距皮肤0.5~1寸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灸毕再行拔罐。艾灸拔罐法具有温经散寒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等证。

14.按摩拔罐法

按摩拔罐法是按摩与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种手法。可分为先按摩后拔罐和先拔罐后按摩两种。先按摩后拔罐法是指先根据病情在选定的部位(经络穴位)上进行各种手法的按摩,按摩完毕后再进行拔罐,根据不同情况选用闪罐、走罐或留罐手法,以增强按摩的疗效。先拔罐后按摩法,是指通过拔罐(主要用走罐和留罐手法)皮肤出现紫、黑斑和皮下结节后,在紫黑斑或结节处使用按摩手法,主要为解结消灶、促进瘀斑吸收,以增加拔罐疗效。按摩拔罐法在临床多种病症中被广泛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