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变化部位,不外乎表、里、上、下。表里是代表病变部位的浅深,标志着病理变化的趋势;上下亦代表病变的部位,体现阴阳气血升降顺逆之机。
表与里是相对性的概念,表中有表,表中有里,里中有里,里中有表。至于表证与里证的形成,大致有如下3个方面因素:①病邪性质与表证和里证的关系。一般说,六淫之邪首先犯表,形成表证;七情、饮食、劳倦所伤,则病起于里,形成里证,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②正气强弱与表证和里证的关系。如素体虚弱,感邪之后,正气不支,邪易入里,“实则太阳,虚则太阴”,即是此义。③治疗正确与否与表证和里证的关系。这也关系到正气的问题。当疾病形成之后,治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疾病预后是否良好。假如失治或误治,造成正气损伤,抗邪无力,病邪即由表入里,成为里证。若治疗适当,正气来复,病邪即可去表或由里出表,温病学中的“透营转气”之法,就是这个道理。由于邪正双方斗争的力量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表证和里证亦不断有出入的变化。临床上辨别病变表里部位固然重要,而辨别表里出入的趋势尤为重要,因此,必须用动态观念去对待它,分析它。此外,表里同病,以及表里与寒热的关系等,均应注意,不可忽视。
上与下,是代表病变部位的高低。一般说,在上部出现的症状,是上部病变的反映;在下部出现的症状,是下部病变的反映。然而人体经络相通,升降相因,往往有病在上而反映于下,病在下而反映于上的情况。如肺热叶焦而出现的痿躄,为病位在下而病本在上;肾阴亏虚而出现的眩晕,为病位在上而病本在下。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脾主升,胃主降,是人体阴阳气血升降的枢纽。当升则升,当降则降,升中有降,降中有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其他各个脏器,无不配合脾胃以完成升降运动。若果升降之机失常,就会出现太过、不及等失调现象。不及方面,有升之不及的,如气虚不能上升出现眩晕、耳聋、目障等;有降之不及的,如肺失清肃出现的喘咳、气逆等。太过方面,有升之太过的,如肝气上逆出现的眩晕、耳鸣等;降之太过的,为肺气清肃过度而致心气被抑出现的心悸、气短等。在升降失调后,还有上不制下的,如中气虚的脱肛,肺气虚的遗尿、小便频数等;有下不制上的,如肾不纳气的喘息、气短等。有应升而反降的,如脾失升清而反下降的飧泄病;有应降而反升的,如胃失降浊而反上逆的胀等。由此可见,上下与升降是密切相关的,故在临床上,有病在上而取之下,病在下而取之上的。(www.xing528.com)
1978年我曾治愈1例小便不通患者,主要是遵“病在下取之上”的原则治疗的。患者,女,6岁半。某日,患者随其小姨看电影,欲解小便,她小姨吓唬她,让她强忍住。由于精神紧张,回家后小便就排不出了,即服中药2剂无效,乃住医院治疗,先行导尿,继用针药。但导尿管一取出,仍然不能排尿,拍片2张,未发现异常,辗转10天之久,而后询方于予。根据患者忍尿的当时精神状态,乃系肺气壅滞,肝失疏泄,以致升降失常,膀胱气闭,小便不通。随采取提壶揭盖法治之,以冀“上窍开,下窍泄”之效。处方:麻黄3g,杏仁6g,升麻4.5g,柴胡3g,白芍9g,牛膝9g,甘草3g。水煎服,并嘱服药后10分钟探吐。患者家属先把导尿管拔掉,按法服药,当时小便即通,不再用导尿管了。观察数日,乃出院回家。但小便有次多量少之象,尿道不疼痛,尿色不黄。症见面色较淡,脉象乏力。乃改用补气养阴兼疏利之剂与服。处方:生黄芪15g,生白芍9g,干地龙6g,怀牛膝9g,琥珀1g,滑石9g,冬葵子6g,甘草3g。水煎服。数剂而痊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