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张磊临证心得集:如何运用中医理论治愈多变疾病

张磊临证心得集:如何运用中医理论治愈多变疾病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试观历代大医家,皆具有高深的理论功底,无论疾病种类怎样繁多,病证怎样千变万化,只要运用好中医理论,皆能治之。故此,要当好医生,必须在理论上多下功夫,或者说下一番苦功夫,功夫不负苦心人。后世医家虽然在理论上多有创建,各成一家之说,但就其学术思想的继承性而言,无不发轫于《内经》,故读《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目的在于掌握中医理论之根本。

张磊临证心得集:如何运用中医理论治愈多变疾病

从词义讲,理论是说理立论。这里所说的理论,当然是中医的理论。有一点需要说明,现在所说的中医,是西医传入中国以后的称谓。古时也有中医这个说法,但与现在中医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据《辞源》对中医的解释:“符合医理。《汉书·艺文志·经方》:‘庸医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实际这个中应读仲音(“中”的去声)。

何谓中医理论,是难以用简单的文字和语言能说得了的,这里不作具体讨论,但可用博、大、精、深四个字来概括。毛泽东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概括得非常好。

有局外人说:“中医理论非常玄,玄之又玄。”他说对了,中医理论就是玄,就是玄奥。这正是中医理论的独特所在。这个理论的形成,历经了实践——认识——理论,再实践——再认识——再理论的反复过程,一步一步地向高级发展(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停止),可以说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它一直在有效地指导临床。试观历代大医家,皆具有高深的理论功底,无论疾病种类怎样繁多,病证怎样千变万化,只要运用好中医理论,皆能治之。如“非典”和“艾滋病”,经中医治疗,皆获得了满意疗效。“医者理也,以一理而应万变”并非夸张之谈。故此,要当好医生,必须在理论上多下功夫,或者说下一番苦功夫,功夫不负苦心人。下功夫还要排除一些干扰,如懒惰、自满、浮躁、自弃、追逐名利、华外瘁内和讥讽等。从哪些方面下功夫,我个人之见,要多读书,读书有法。

(一)多读书

1.经典著作 当首推《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些书大家都读过,我认为还应再读。

(1)《内经》:即《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也是一部医学巨著,“理论渊深,包举宏博”(清代汪昂)。读《内经》时,要在通读的基础上背诵其重要条文。只有通读,才能观其全貌;只有背诵,才能便于运用。《内经》文奥理深,不易读懂,必须借助注释才能明其深意,兹介绍几家,以作参考。

①《类经》。《类经》对《内经》的注释颇为详尽,多有发明。张景岳用四十年时间研究《内经》,写成《类经》一书,深为医家所推崇,可以说为学《内经》的必备参考书。此外,《类经图翼》和后附的《类经附翼》也不可不读。

②《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和《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是明代医学家马莳所著,他用了三年时间写成此书,在解析医理方面有所见解;《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亦是马莳所著,《灵枢》文辞古奥,医理深邃,非常难懂,马氏长于针灸,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中多结合临床对《灵枢》经文进行注释,故本书注释水平则高于《素问注证发微》。

③《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是明代张志聪会合同学及门人数十人共同注释,是一部集体著作,质量较高,有人称此书开我国医学集体创作之先河,功不可没。

(2)《伤寒论》:《伤寒论》与《内经》一脉相承,它将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确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有人称之为“开辨证论治之先河”,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典籍。为了更好地理解它,可以多看一些《伤寒》注家。

①《伤寒来苏集》,本书注重理论,与临床联系较紧,颇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柯氏学识渊博,精通医学,他在“自序”中说:“常谓‘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者,始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方许作古书注疏。夫著书固难,而注疏更难。”他对读仲景书颇有感触地说:“凡看仲景书,当从无方处索方,不治处求治,才知仲景无死方,仲景无死法。”

②《伤寒贯珠集》。本书从临床辨证论治着眼,以阐发《伤寒论》。尤氏辨证抓主证,鉴别抓要点,他用自己的研究心得阐释了原书的深文奥意,精简扼要,条理通达。

(3)《金匮要略》:我觉得《金匮要略心典》写得很好,注释明晰,条理通达,据理确凿,切合临床,是学习和研究《金匮要略》的必读之书。(www.xing528.com)

2.后世医家著作 自仲景以后,医家辈出,代有发展,其著作可谓浩如烟海,琳琅满目。一个人精力有限,时间有限,难以尽读,只能多读,也一定要多读。《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序中说:“不读书不足以明理,徒读书不足以成用;不读书不知规模,不临证不知变化。”

3.现代医家著作 医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现在大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无论在理论上、学术上、经验上都有很多创新和发展,这些著作不可不读。他们都有镕古铸今之功,能使我们眼界大开,受益多多。

(二)读书“七重”

书要多读,又不能尽读,怎样读才能效果更好呢?我个人体会,应有选择的读。大致可分为精读之书和粗读之书。对于精读之书,要反复读,多下功夫;对于粗读之书,顾名思义要读得粗些,一览而过。但不可忽视粗读之书也有精的部分,这一部分同样要精读。概括为“七重”。

1.重背诵 学习固须勤奋,亦宜讲求方法。以读书而言,背诵是打好中医基础最根本的方法,而且越早背诵越好。比如盖房一样,一块砖一块砖砌起来,然后才能粉刷。背诵也是为后来领悟、理解和运用打下基础,后劲较足。初学医时先背诵《雷公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等,作为启蒙读物。继背《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背诵时不用默诵,可在僻静处朗朗诵读,使声出之于口,闻之于耳,会之于心。内容多的篇章,采取分段滚动式背诵方法,背诵着后边的,复习着前面的,如盖楼打地基,垫一层夯实一层,如此,才能强记不忘。背诵开始要少,由少而多,集腋成裘,积沙成丘。俗话说得好:“少年背书如锥锥石,锥入虽难,但留痕不易消失;中年背书如锥锥木,锥入较易,但留痕不如前者牢固;老年背书如锥锥水,锥入甚易,消失也快。”这个比喻,非常形象。

2.重经典 我认为,为医者,尤其为上医者,四大经典不可不读。纵观历代大医家、有突出成就者,都是从经典起家的。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岂可忽乎者哉!《内经》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为医不读《内经》,则学无根本,基础不固。后世医家虽然在理论上多有创建,各成一家之说,但就其学术思想的继承性而言,无不发轫于《内经》,故读《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目的在于掌握中医理论之根本。读经典著作时,要参阅相关著作,前文已述,此不多讲。

3.重广博 除经典著作之外,还要阅读很多后世医家著作。我常说,医要博览群书,广得其益。学习病因病机,除背诵“病机十九条”外,还要读《诸病源候论》,可以明了病因病机学理论;中医诊断方面,要读《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该书造精微,通显幽,易学易懂,切于实用;方剂学知识,应读《医方集解》,该书辨证论方,贯通理法方药;中药学方面,可参阅《本草纲目》,其内容丰富,理明义详。我崇尚《脾胃论》,善用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气虚头痛等疾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本着求实精神,敢于创新,敢于纠古人之错,论述了血瘀所致病证,丰富发展瘀血学说。我主张多读名家医话医案,如《临证指南医案》《明清柳选四家医案》《谢映庐医案》《经方实验录》《秦伯未医话医案》《施金墨临床经验集》等。我认为,医案是医生临床经验的体现,是非常珍贵的医籍,读之能得到很多启发。医案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一家之专著,一是多家之集萃。前者系一人之经验,其系统性、学术性较强,如参天大树,望之蔚然;后者是医林缀英,如众蜂所酿之蜜,甘味绵绵。二者各具特色,各有其优,皆应读之。有些医案则妙中有妙、巧中有巧,有些医案则独辟蹊径,有些医案则棋高一着,令人目不暇接。其方也,如重型炮弹者有之,如轻舟行水者有之,如围魏救赵者有之。根据不同内容,或取其论,或取其方,或取其法,或取其巧,或取其妙,对其中最精要部分,更要细读,反复读,悟其理,会其意。只有广开学路才能迅速提高医疗水平。程钟龄说:“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对各家学说合读则全,分读则偏;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学问并非尽载名家论著,广采博搜,不嫌点滴琐碎,“处处留心皆学问”。

4.重得要 读书不仅要“博”,而且还要由博返“约”,能够领会或掌握一本书、一段文章的精华所在,对重要篇章或段落,要精读,反复读,重点语句还要朱笔圈点,得其要旨。如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因其轻而扬之”及《温病条辨》“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理论,我确立了“轻清法”。本法主要用于因风热之邪伤于头部的疾患,如头痛、头懵、头晕、耳鸣、眼胀、鼻流浊涕、鼻塞不通等病。创制谷精汤,方由谷精草、青葙子、决明子薄荷菊花、蝉蜕、酒黄芩、蔓荆子、生甘草组成。即用轻清上浮而又凉散的药物,易于速达病所,以祛除病邪。根据《素问·汤液醪醴论》“去菀陈莝……疏涤五脏”之旨,确立了“涤浊法”。因浊邪所在的上、中、下三焦位置不同,以及病邪兼挟不同,而分浊邪阻肺、肺失清肃方,浊邪中阻、脾失其运方,肝热脾湿、浊邪积着方,浊在下焦、膀胱失利方(详见临证八法篇)。阅读《医学心悟》后,认识到医生应具备“五知”:一是知理。明了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景岳全书·传忠录·明理》中说:“万事不参外乎理,而医之于理尤切”……故医之临证,必期以我之一心,洞病者之一本,以我之一,对彼之一,既得一真,万疑俱释,岂不甚易?一也者,理而已矣。”二是知病。知病首先要求本,其中最重要的是求病因、病性和病体之本。《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三是知动。人是一个时刻不停的活动机体,疾病是一个动态的病理变化,尤其用药治疗后,其变化更是明显,所以,医者不但要知病之为病,而且要知动之为动。四是知度。要把握好对患者的治疗尺度和用药尺度。“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五是知误。既要知他医之误,又要知自己之误,误必纠之,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最怕的是不知误,“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很值得认真研读的。许多书我是“蓝笔点来红笔圈”,有感于此,曾做诗一首,谓之《读书有感》:“医道精深学莫休,学如逆水荡行舟。书中要语自圈点,点点圈圈心上留。”愿与同道共勉。

5.重心悟 学习中医典籍,不仅“博”、“约”,而且还要“悟”。读书不能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尤其对经典著作,其理深,其义奥,非潜心研读,穷思精悟,莫得其要。如对《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中的“治病必求于本”体会较深,临床治疗中应该求病因之本、求病机之本、求病性之本、求病位之本、求病体之本。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这段经文,从“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悟出了临床辨证思维六要,即:辨证中之证与证外之证,注意其杂;辨静态之证与动态之证,注意其变;辨有症状之证与无症状之证,注意其隐;辨宏观之证与微观之证,注意其因;辨顺逆之证与险恶之证,注意其逆;辨正治之证与误治之证,注意其伤。从“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悟出了“疏利法”。疏是疏导,有分陈治理之义;利是通利,有运行排遣之义。常用于水湿失于输布出现全身郁(瘀)胀,似肿非肿的经络湮瘀证。针对水、湿、痰、瘀、气停滞的脏腑经络不同,又细分为疏补相兼方、行气通络方、化痰通络方、疏肝利湿通络方和化瘀通络方。对“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提炼出“动、和、平”的学术思想。所谓“动”,是指正常情况下,人体是一个时刻不停地在“和”的状态运动的有机整体;其次,人体的病理是在“失和”状态下运动变化着的机体;第三,针对运动变化着的机体、疾病、病证,其理、法、方、药也应随之而动;第四,治疗的目的,使失去“和态”的机体,得到纠正,重新建立新的和平动态,达到“阴平阳秘”。这些都是所强调读书要读到无字处的体现。

6.重持恒 自学医以来,看书学习,从不间断,持之以恒。在受业期间以读书为主,在中医学院任教时还是以读书备课为多。现在从年龄上职务上退休,但读书学习不能退休,学无止境,干到老学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即便诊务再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看看书,展卷有益。如“达郁法”的形成,首先取法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的“五郁”,谓“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继以《伤寒论》中治“少阴病,四逆”的四逆散和《丹溪心法》治疗“六郁”的越鞠丸化裁,组成“达郁汤”,药有柴胡、枳实、白芍、苍术、川芎栀子、神曲、甘草。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理论知识的不断积累,结合吴又可《瘟疫论》中达原饮之义,在原方的基础上,又伍入槟榔草果、黄芩,使治疗五脏六腑之郁的力量更大,功效更全面。又如在阅读医案方面,读《临证指南医案》《吴氏医话二则》等,这些书涉及疾病广泛,论述精辟,见解独到,对临床治疗启发很大,对完善临床辨证思维很有帮助。《程门雪医案》《蒲辅周学术经验集》《岳美中医学文集》等,均为辨证精细,理验俱丰,见解独到的医著。近几年,中医医话医案迅猛增多,阅读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感受较深的是《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和《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等,这些医家用药独到,有胆有识。我常说,当好一个中医不容易,尤其当一个水平较高的中医更不容易。深知自己不足,在祖国医学博大精深的海洋里,只有奋力搏击才能前进!

7.重笔录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坏笔头。”读书背诵固然重要,面对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博大精深中医理论及丰富多彩的临床经验,都记忆不忘是不可能的,因此,对重要段落、观点做好笔录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学习中医理论是必要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登堂入室的过程,但也不能忽视平时对零星知识的积累,每次读书勿求于多而求于精,重要部分摘录卡片,日久天长,积少成多,逐渐丰富自己、壮大自己,为临床、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以学源不能断、起点作零点、求实不求虚、思近更思远作为学习的指导思想,坚信只要学而不厌,乐此不疲,久而久之,自能千丝成锦,百花成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