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红细胞检验: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相关关系

红细胞检验: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相关关系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发生变化时,常常引起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应变化。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成平行相关关系,在病理情况下二者的增减程度有时不一定成比例,如大细胞性贫血时,红细胞较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显著,而小细胞性贫血则相反。大量巨大血小板的存在,影响红细胞的检查。

红细胞检验: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相关关系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参考值】

1.红细胞

(1)末梢血 成人:男(4.5~5.5)×1012/L

女(3.5~5.0)×1012/L

婴幼儿:(6.0~7.0)×1012/L

(2)静脉血 成人:男(3.90~5.98)×1012/L

女(3.42~5.18)×1012/L

婴幼儿:(6.0~7.0)×1012/L

2.血红蛋白

(1)末梢血 成人:男120~160g/L

女110~150g/L

儿童(1~6岁):120~140g/L新生儿:170~200g/L

(2)静脉血 成人:男130~172g/L 女107~153g/L

儿童(1~6岁):120~140g/L

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增减意义相似,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度。当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发生变化时,常常引起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应变化。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成平行相关关系,在病理情况下二者的增减程度有时不一定成比例,如大细胞性贫血时,红细胞较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显著,而小细胞性贫血则相反。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

(1)生理性增高:年龄与性别的差异;精神因素,如寒冷、恐惧、紧张;高原生活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长期多次献血者均可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

(2)病理性增高:见于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发热等造成血浆水分丢失,血液浓缩,引起红细胞数相对增多。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

(1)生理性贫血:妊娠中晚期,6个月至2岁婴儿;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明显减退等。

(2)病理性贫血:造血原料不足,红细胞丢失(失血)和破坏(溶血)过多,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慢性肾脏疾病)以及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注意事项】

(1)最好选择静脉血,婴幼儿可采指血或足跟血。

(2)待测标本不能溶血,抽血后要充分混匀,不能产生气泡和凝块,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3)采血时间宜选择安静空腹时,不宜在进食后消化旺盛、情绪波动或剧烈运动后采血。

(4)如有凝集素存在,红细胞计数结果将显著降低,而血红蛋白不受影响。大量巨大血小板的存在,影响红细胞的检查。

(5)药物影响,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毛果芸香碱等可致红细胞增加;抗癫药、抗肿瘤药、洋地黄避孕药、苯、砷剂等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或巨幼红细胞和溶血性贫血。

(二)血细胞比容

指单位体积(升)血液中血细胞所占体积的比例。

【参考值】

1.末梢血 成人:男0.40~0.50

女0.35~0.45

儿童:0.35~0.43

2.静脉血 成人:男 0.38~0.50

女0.33~0.45

儿童:0.35~0.43

【临床意义】

1.增高 见于大面积烧伤、高热、脱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先天或后天获得性心脏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减少 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红细胞减少引起血细胞比容减少。

(三)三种红细胞平均值

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是用已知的通过实验方法得到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三个测定值,运用特定的公式计算得到的三个计算结果。其作用在于方便的分析病人的红细胞特征,从不同侧面反映红细胞的病理变化,有助于贫血的分类与鉴别。

【参考值】

1.末梢血 MCV 82~92 fl   MCH 27~31 pg

      MCHC 320~360 g/L

2.静脉血 MCV 81.1~98.1fl  MCH 26.7~33.8pg

      MCHC 317~357 g/L

【临床意义】

根据MCV、MCH、MCHC三个红细胞平均值,可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和单纯小细胞性贫血,见表1-1-1。

表1-1-1 贫血的鉴别诊断

注:→无变化 ↑增大 ↓减少

(四)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在多数仪器以RDW-CV表示,也可见以RDW-SD表示的情况。它是由血液分析仪测量获得的反映周围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www.xing528.com)

【参考值】

RDW<0.15

【临床意义】

1.贫血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对缺铁性贫血与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鉴别有重要参考意义。结合红细胞平均体积参数(MCV)可以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见表1-1-2。

表1-1-2 贫血的鉴别诊断

2.贫血红细胞形态学鉴别诊断 见表1-1-3。

表1-1-3 RDW、MCV对贫血的鉴别诊断

(五)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参考值】

1.手工法 成人:0.005~0.015或(20~75)×109/L

儿童:0.002~0.060

2.仪器法 成人:0.005~0.023

儿童:0.03~0.06

3.荧光染色激光流式细胞技术

低荧光强度比率(LFR):0.813~0.909(仪器法)

中荧光强度比率(MFR):0.072~0.154(仪器法)

高荧光强度比率(HFR):0.009~0.043(仪器法)

【临床意义】

1.网织红细胞计数可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功能,进行贫血的鉴别诊断,相应药物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2.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等;溶血性贫血明显增高,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使用维生素B12或铁剂治疗后显著增高,表示治疗有效。

3.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慢性中毒、铅中毒及多次输血后。

4.采用荧光染色激光流式细胞技术进行Ret分群,幼稚网织红细胞为MFR和HFR之和,在骨髓移植、贫血治疗及放疗和化疗评价指标中,MFR+HFR较早于白细胞、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反映骨髓恢复和生长情况。

(六)红细胞形态

【参考值】

正常红细胞为双凹圆盘状,大小较一致,直径6~9μm,平均7.2μm。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大小异常 直径>10μm称为大红细胞,直径>15μm称为巨红细胞,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肝脏疾病等。直径<6μm称为小红细胞,多见于缺铁性贫血。

2.红细胞形态异常

(1)球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2)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大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3)口形红细胞:见于急性乙醇中毒、DIC等。

(4)靶形红细胞: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肝病、脾切除术后及阻塞性黄疸。

(5)棘形红细胞:见于棘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β-脂蛋白血症、肾功能衰竭。

(6)皱缩红细胞:见于急性铅中毒、尿毒症

(7)裂性红细胞:见于DIC、化学中毒及肾功能不全等。

(8)镰形红细胞:见于镰形红细胞性贫血。

(9)泪滴形红细胞:见于恶性贫血、骨髓增生性疾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10)半月形红细胞:见于疟疾、某些增生性贫血等。

3.红细胞染色异常

(1)低色素性: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其他血红蛋白病。

(2)高色素性: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较多,见于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嗜多色性: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见于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旺盛的增生性贫血。

4.红细胞结构异常

(1)点彩红细胞:见于贫血时骨髓再生旺盛或紊乱,重金属硝基苯苯胺等中毒及恶性肿瘤等。

(2)卡波环:见于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铅中毒等。

(3)豪-周小体和核碎块:见于增生性贫血、脾切除术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

(4)有核红细胞: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等。

(七)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

【参考值】

<0.0001(0.01)%(<100/106细胞)

【临床意义】

铅、汞、银、铋等重金属中毒及硝基苯、苯胺等中毒时显著增高;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恶性肿瘤时增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