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21岁,未婚学生。因“突发下腹痛半天”入院。患者当天上午体育课结束后突觉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并呈进行性加剧,继而出现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无肛门坠胀感,急诊入院。月经史:14岁初潮,月经周期30天,经期4天。LMP为10天前。未婚未孕,否认性生活史。
体格检查 T 36.7℃,P 80次/分,R 20次/分,BP 91/61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晰,检查合作,痛苦面容。腹平,腹肌紧张,以右下腹较明显,隐约可扪及一包块,压痛明显。肛门-腹部诊:子宫大小正常、质中、无压痛、活动好,子宫右后方可触及一包块10cm×8cm,囊实性、边界尚清、表面欠光滑、压痛明显、活动度欠佳,左附件扪诊不满意。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RBC 3.6×1012/L,WBC 8× 109/L,PLT 250×109/L。B超示:子宫及左侧附件未见异常,子宫右侧一包块10cm×7cm×7cm,囊实性、类圆形、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多个类圆形小液性暗区,少量盆腔积液。
入院诊断 左侧卵巢肿瘤并蒂扭转。
【第一次查房】 (入院当日下午)
实习医师 汇报病史如上。
住院医师 本例特点是:21岁未婚女性,因突发下腹痛半天入院。患者在运动后突觉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并呈进行性加剧,继而出现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无肛门坠胀感,急诊入院。病人近3个月体重无明显减轻,偶尔感觉右下腹轻微疼痛,不以为意,一般情况好,胃纳及大小便均无异常。否认性生活史,无停经史,检查生命体征基本正常,腹肌紧张,以右下腹较明显,隐约可扪及一包块,压痛明显。肛门-腹部诊:子宫大小正常、质中、无压痛、活动好,子宫右后方可触及一包块10cm×8cm,囊实性、边界尚清、表面欠光滑、压痛明显、活动度欠佳,左附件扪诊不满意。B超示:子宫及左侧附件未见异常,子宫右侧一包块10cm×7cm× 7cm,囊实性、类圆形、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多个类圆形小液性暗区,少量盆腔积液。初步诊断右侧卵巢肿瘤并蒂扭转。目前肿瘤性质尚未明确,治疗方面暂予抗感染治疗,现病人入院6小时,下腹痛无缓解。请上级医师指导进一步诊治。
主治医师 此病人21岁未婚女性,因突发下腹痛半天入院。患者于运动后突觉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并呈进行性加剧,继而出现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无肛门坠胀感,急诊入院。从病史、疼痛发作诱因、包块性质及体检、B超结果分析,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诊断基本成立。
约10%的卵巢肿瘤可发生蒂扭转,其实际扭转的部位是瘤蒂,即卵巢韧带、输卵管及其系膜,包括其间的血管。一般发生蒂扭转的卵巢瘤瘤蒂长,瘤为中等大小,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重心偏于一侧,在腹腔中能随肠蠕动或体位变动而转动。本例肿瘤较大,囊实性,B超示内部回声不均,重心可有偏侧,可能是因运动后诱发蒂扭转。
卵巢肿瘤蒂扭转可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可部分扭转(不足1周)或完全扭转(1周以上)。病人的临床症状因蒂扭转的程度不同而异,如发生急性蒂扭转,病人突然感觉下腹部剧烈疼痛,可伴恶心、呕吐;蒂扭转发生较慢者可感觉下腹部持续性胀痛。体检可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及压痛,由于静脉回流受阻,瘤内充血,肿块较平时迅速增大。蒂扭转程度较轻者,可分清肿块与子宫的边界;扭转程度较重者,腹肌紧张,压痛明显,往往不易查清腹内情况。
蒂扭转轻者可自然回复,血供无影响。不能回复者,首先是静脉受压而阻塞,动脉继续供血,致使肿瘤充血、肿大、压痛明显,表面呈紫褐色,瘤内血管可破裂,血液充盈囊腔,甚至发生腹腔内出血致腹膜炎。如瘤蒂扭转严重,则动脉亦阻塞,久之肿瘤坏死。本例伴恶心、呕吐,并腹膜炎征象,入院后6小时无缓解,故可能扭转较严重。
卵巢肿瘤急性蒂扭转属妇科急腹症,常需紧急处理,以防肿瘤破裂出血致腹膜炎或恶性肿瘤播散、转移。体检时应避免用力过大,以防复位后瘤栓、血栓或坏死物质进入血管,引起栓塞或中毒症状等。另外,手术时应在蒂根部钳夹,将肿瘤和扭转的蒂一并切除,钳夹前切不可回复扭转,以防有栓塞脱落。本例可能肿瘤已经破裂或坏死,应尽快行剖腹探查。有关肿瘤性质,请主任医师予以指导。
教授 病人为年轻未婚女性,急腹症入院,肿块较大,囊实性,少量腹水,恶性卵巢肿瘤的可能性大。卵巢组织的多分化性,决定了卵巢肿瘤的复杂性。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基于细胞的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其中包括的3大类分别是:①上皮性肿瘤。②性索间质肿瘤。③生殖细胞肿瘤。本例病人为青年女性,应多考虑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的一组卵巢肿瘤,包括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胚胎癌、绒毛膜癌、畸胎瘤。其发生率仅次于上皮性肿瘤,其中的成熟畸胎瘤属于良性肿瘤又称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占卵巢肿瘤的10%~20%,占生殖细胞肿瘤的85%~97%,占畸胎瘤的95%以上,多为单侧,中等大小,呈圆形或类圆形,表面光滑,壁薄质韧,切面多为单房,腔内充满油脂和毛发或有牙齿和骨质。但本例肿瘤表面凹凸不平,B超示切面有多个网状液性暗区,故恶性肿瘤已经破裂的可能性较大。(www.xing528.com)
生殖细胞肿瘤中还应考虑到内胚窦瘤和无性细胞瘤。前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多为单侧,肿瘤较大,圆形或卵圆形;切面实性或部分囊性,组织质脆,有出血坏死区,也可见囊性或海绵样区;肿瘤生长迅速,易早期转移,预后差;瘤细胞产生甲胎蛋白(AFP),故病人血清AFP浓度较高。本例病人为青年,单侧肿瘤,较大。B超示切面回声不均、多个小囊状,均符合内胚窦瘤的特点。当然,确诊仍有赖于检测血AFP及肿瘤病理等。而无性细胞瘤一般为实性,触之如橡皮样,表面光滑,而上皮性肿瘤发病年龄多为30~60岁,故本例的可能性不大。
常见的恶性上皮瘤有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内部似网状,不均质,多为双侧,体积较大,呈半囊实性,结节状或分叶状,切面多房,腔内充满乳头。而黏液性囊腺癌单侧多见,瘤体也较大,切面呈半囊实性,囊壁也可充满乳头或实质区。本例肿块性质还是有与之类似的地方,但考虑到好发年龄等,一般来讲可能性不大。
因本例卵巢肿瘤合并蒂扭转,且恶性的可能性大,应尽快剖腹探查。术前除行常规检查外,应检测血AFP、癌抗原-125(CA 125)、CA 19-9等肿瘤标记物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做肠道准备及与家属谈话等。
【第二次查房】 (入院后第2天)
住院医师 病人于昨天下午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前血AFP<25ng/L。术中见腹腔内有淡红色液体约500ml,抽取送病理检查。探查右侧卵巢肿块10cm×8cm×8cm,已经破裂,裂口长约5cm,边缘无活动性出血,表面呈淡灰色,肿瘤腔内淡灰色质脆组织,不规则。左侧附件及子宫正常,大网膜、肠道及肠系膜、肝、脾、横膈等未见异常。遂切除右侧附件。同时于左侧卵巢取小块组织病检。冷冻病理检查报告:右侧卵巢颗粒细胞瘤,左侧卵巢未见异常。
术后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晰,心、肺听诊无异常,未有肛门排气,肠鸣音每分钟4次。伤口渗血、渗液不多。请上级医师指导术后治疗。
教授 卵巢颗粒细胞瘤属低度恶性肿瘤,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者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有生育要求,对侧无异常的患者可行单侧附件切除,但复发概率较高,术后需密切随诊。本例因肿瘤已经破裂,辅助化疗是必要的。术后除常规处理外,特别要加强病人的体质恢复,以备化疗。首选VBP化疗方案[长春新碱或VP-16(V)、博来霉素(B)、顺铂或卡铂(P)]6~8个疗程,术后7天开始化疗。VBP方案用药:第1天用长春新碱1.2mg/m2即2mg静脉注射,第2天博来霉素30mg静脉滴注,第1~5天每天顺铂20mg/m2静脉滴注,同时水化;或VP-16总量300mg/m2,分3次。第1,3,5天静脉滴注,博来霉素15mg第1,3,5天肌注,卡铂按AUC取6计算剂量,第1天腹腔注入。每3~4周重复1次。化疗期间应注意血象变化,保护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如白细胞持续在3×109/L以下,血小板在100×109/L以下,可适当延长用药间隔或减少用药剂量(按原剂量80%)。化疗后1年内,每个月随访1次,以后逐渐延长随访间隔。每次例行体检、B超,如都正常,为完全缓解。在随访期间无复发迹象,为持续缓解。
【后记】
病人术后1年已完成6个疗程的化疗,现一般情况尚好,随诊各项监测指标均正常。
【最后诊断】
右侧卵巢颗粒细胞瘤破裂。
【述评及相关进展】
卵巢颗粒细胞瘤属低度恶性肿瘤,据文献报道,发生率占卵巢肿瘤的3%~6%,占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8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妇女,高峰为45~55岁。多为单侧,极少双侧,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呈分叶状,表面光滑,实性或囊实性,切面组织质脆而软,常有出血坏死区。镜下见颗粒细胞绕成小圆形囊腔,菊花样排列,中心含嗜酸性物质及核碎片(Call-Exner小体)。肿瘤细胞呈多边形,偶尔见圆形或椭圆形,胞浆嗜淡伊红或中性,细胞膜界限不清,核圆,核膜清晰。青春期前患者表现假性早熟,生育年龄患者表现月经紊乱,绝经后患者则表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常并发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甚至内膜癌变。颗粒细胞瘤患者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80%以上,远期复发率较高,应长期随访。复发可再次手术。
(周 晖 陈 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