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妇产科查房实录:病例74白带增多

妇产科查房实录:病例74白带增多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患者41岁,因“白带增多1个月余”于2004年5月20日步行入院。在妇科门诊行宫颈癌筛查的检查时,高危型HPVDNA及宫颈细胞刮片检查显示阳性,无性交后出血及不规则阴道出血。主治医师本病例通过阴道镜病理活检证实为宫颈腺癌,可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患者41岁,要注意卵巢功能的保护,可行一侧卵巢移位保留该侧卵巢,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妇产科查房实录:病例74白带增多

【病历摘要】

患者41岁,因“白带增多1个月余”于2004年5月20日步行入院。在妇科门诊行宫颈癌筛查的检查时,高危型HPV DNA及宫颈细胞刮片检查显示阳性,无性交后出血及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史:15岁初潮,月经周期30天,经期3天,周期规则,月经量中等,无痛经,LMP 2004年5月12日,G5P1

体格检查 T 36.6℃,R 18次/分,P 76次/分,BP 110/61mmHg,一般状况好,神清合作,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黏膜完整,表面未见溃疡出血及结节,宫颈光滑未见出血,宫体后位,大小正常,活动好,双附件未触及明显肿物,宫旁组织柔软,直肠黏膜光滑,指套无血污。

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高危型HPV DNA:1 127.2pg/ml,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原位腺癌。B超发现子宫小肌瘤,在肌壁内见大小14mm×21mm的等回声光区,双卵巢无增大。血常规:WBC 10.2×109/L,N 0.787,Hb 122g/L,RBC 3.89T/L;生化常规无异常。

入院诊断 ①子宫颈癌?②子宫肌瘤。

【第一次查房】 (入院后第1天)

实习医师 汇报病史如上。

住院医师 本例患者临床特点为生育年龄妇女,出现无特异性的阴道分泌物增多,无性生活出血及月经改变,宫颈细胞学提示原位腺癌,高危型HPV DNA 1 127.2pg/ml,体检宫颈光滑无出血,B超发现子宫小肌瘤,在肌壁内见大小14mm×21mm的等回声光区,双卵巢无增大。此患者应考虑子宫颈癌,子宫肌瘤。但宫颈表面光滑,病灶在哪里?还应做哪些检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点。

主治医师 此患者临床上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宫颈细胞学提示原位腺癌,高危型HPV DNA升高,充分提示子宫颈癌的可能,但宫颈表面光滑,且细胞学检查为腺癌时,要注意与宫颈管腺癌及子宫内膜癌鉴别,应做阴道镜及活体组织检查进一步确定发病部位。

教授 以上两位医师的分析,都是围绕子宫颈癌来考虑。这位患者首先应考虑子宫颈癌,还应该与子宫内膜癌,甚至卵巢癌鉴别。可通过阴道镜观察宫颈,对光滑的宫颈,阴道镜观察可能看不到鳞柱上皮交接的转化区,为不满意阴道镜图像,这时应通过宫颈管扩张器暴露宫颈管,观察转化区情况。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腺癌细胞时还应该注意子宫内膜来源的病变,可通过宫腔镜检查鉴别。另一方面,卵巢癌也有可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发现癌细胞,申请盆腔CT扫描了解盆腔情况。待明确诊断后再制订治疗方案。

【第二次查房】 (入院后第5天)

住院医师 入院后首先行阴道镜检查,宫颈表面为光滑的鳞状上皮,宫颈管扩张器暴露颈管观察转化区,在宫颈管内的6点钟处可见增厚的醋酸白色上皮2mm×3mm范围,边界清,稍突起,未见异型血管,镜下定位活体组织检查,病理报告为宫颈腺癌微浸润。宫腔镜检查:宫腔内壁黏膜完整,色泽正常,未见肿物及出血灶。腹盆腔CT扫描提示腹部CT扫描未见占位性病灶。现诊断为宫颈管腺癌Ⅰa1期。

主治医师 本病例通过阴道镜病理活检证实为宫颈腺癌,可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患者41岁,要注意卵巢功能的保护,可行一侧卵巢移位保留该侧卵巢,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教授 我同意主治医师的意见,诊断为宫颈腺癌Ⅰa1期。患者为一例早期宫颈癌,无典型的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仅有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分泌物增多为非特异性的表现,多见于阴道炎,不易引起注意而易被忽略。通过宫颈细胞学和高危型HPV DNA检查发现异常,阴道镜检查定位病理活检得以诊断。宫颈癌早期往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宫颈管部位的癌症更缺乏典型症状,往往发展为筒状宫颈管癌,出现阴道出血才就诊,以致失去治疗机会。只有通过详细的宫颈癌筛查才能早期发现,生育年龄妇女定期做宫颈癌筛查是重要的。患者为宫颈癌Ⅰa1期,可行宫颈癌根治术,术中剖视卵巢或冷冻病理检查排除病变,可行一侧卵巢移位保留,以延迟更年期症状出现,保证其生活质量。目前需完善各项术前相关检查,申请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准备安排手术。(www.xing528.com)

【第三次查房】 (入院后第11天)

住院医师 患者已经行宫颈癌根治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右侧卵巢保留并移位至盆腔外。现术后第4天,体温正常,肠道已排气,停留尿管通畅,阴道无出血及分泌物。术后病理结果报告:宫颈原位腺癌微浸润5mm,左侧附件及右侧输卵管未见肿瘤,阴道和宫旁组织未见肿瘤,各组盆腔淋巴结未见癌转移。该患者下一步还需要怎样处理?

主治医师 患者已经行宫颈癌根治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结果是宫颈原位腺癌微浸润,子宫壁间肌瘤。目前治疗已经足够,术后需要密切随访观察。

教授 患者为早期宫颈癌,经细胞学和高危型HPV DNA筛查及阴道镜检查得以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治愈率可达100%。但手术后仍应密切随访,可通过阴道细胞学涂片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并结合阴道镜随访,术后第1年3~6个月1次,第2年6个月1次,在第1年应有1次阴道镜的评估检查,若随访发现异常,可做活体组织病理检查,随访持续应3~5年或以上。

预后及随访】

患者术后7天拆线,腹部伤口愈合良好,术后12天出院。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腹软,腹部触诊未触及包块,无压痛,阴道残端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阴道细胞学涂片见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高危型HPV DNA:0.27pg/ml,术后1年阴道细胞学涂片正常,阴道镜检查未发现异常。定期随访2年未发现异常。

【最后诊断】

①子宫颈腺癌Ⅰa1期;②子宫肌瘤。

【述评及相关进展】

子宫颈癌是女性的主要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生育年龄,早期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仅有白带增多、血性白带及性生活出血,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和接触性出血。早期患者通过宫颈癌筛查检查可早期发现,其治愈率高。宫颈癌筛查主要通过宫颈细胞学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细胞学检查特异度高,但有一定假阴性的可能,其敏感度在60%~80%,通过检测技术的改良,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可使敏感度提高。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高危型HPV DNA检测其阴性预测值可达90%以上,高危型HPV检测已被应用于宫颈癌的筛查,主要用于细胞学检查提示可疑和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时,以进一步分流随访,高危型HPV阳性者立刻行阴道镜检查,阴性者通过细胞学随访已足够了。

对生育年龄妇女,应每年1次宫颈癌筛查,若同时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阴性者可延长筛查间隔至3~5年1次。当细胞学提示异常时应高度警惕病变存在,详细的阴道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若宫颈表面光滑,阴道镜术语称为“不满意阴道镜图像”,因为镜下看不到宫颈鳞柱上皮交接的转化区,此时应使用宫颈管扩张器暴露宫颈管,以寻找病灶,镜下定位活体检查使诊断准确率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只需行宫颈电环切除或宫颈锥形切除治疗;早期宫颈癌治疗可达满意的治愈率;晚期宫颈癌其疗效相去甚远。

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治疗后仍应定期密切随访,随访主要是细胞学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发现可疑时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活体组织病理检查,随访应在治疗后3~6个月开始,第1年应有1次阴道镜评估,随访应持续3~5年或以上。

(钱德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