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银
银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贵金属,当代主要用于电子电器(占35%)、照相感光材料(20%)、化学试剂和化工材料(20%)、工艺制品及首饰(10%)、镀银行业(15%)等。白银早在4000年前就被中国发现和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银饰品和银制器出现。以银为原料,经过各种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器皿、饰件称为银器。银器自古就是为皇亲贵戚、王公大臣、富商巨贾等少数人服务,被少数人拥有。我国银器经过绵延不绝的数千年发展,到了清代已得到全面发展。
在历史上,白银一度比黄金贵两倍。白银以其独有的光亮洁白的色泽和象征纯洁无瑕的高尚情操,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并被人们广泛应用。有史以来,人们就将白银首饰视为吉祥物。如内蒙古鄂尔多斯阿鲁柴登战国时期的匈奴墓中出土的三件银饰牌,两件银虎头,其制作工艺也已初见成熟。两汉金银器制作已脱离了青铜工艺的传统技术,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达到了成熟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器形、图案纹饰不断创新,技术更加娴熟;唐代是我国金银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如陕西、江苏两省出土的银鎏金歌舞狩猎纹八瓣杯、银鹦鹉纹提梁罐、银狩猎纹高足杯等;宋代银器出现了与佛教密切相关的佛塔等器形,并出现与同期瓷器、漆器相同造型的银器(银如意纹梅瓶等);辽代银器独具风格,融合了汉文化与契丹文化的精神(银鸡冠壶、银人首执壶等);元代银器种类多,用途广,制作精美;明代银器则大多与宝玉石镶嵌工艺结合在一起,愈显尊贵与华丽;清朝银器采用的制作工艺与历代的方法基本相同,有熔炼、范铸、硾碟、焊接、镌镂、累丝、掐丝和镶嵌等技法,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银烧蓝技法,即在铜胎画珐琅的基础上演变而成。清代最擅长制作的最精美的银器的制作方法是银累丝工艺,累丝是利用金、银等金属的良好延展性,抽成细丝,通过盘曲、焊接等工序组成各种纹饰或造型,制作繁难,玲珑剔透。清代银器的种类涉及宫廷生活的许多方面,如祭祀、餐饮具、日常用品、陈设品、文房用具、后妃首饰等。银器中大部分为实用品,而且光素无纹者居多;有装饰图案的大部分是陈设品,主要为吉祥图案和花卉图案两种。银器在清朝得到了全面发展与提高,每件银器都是最高制作工艺水平的体现,凝聚了工匠们的才华和智慧。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是“见银在先,见金在后”,对白银首饰尤为偏爱。每逢民族佳节或婚嫁访亲,姑娘们就倾尽所有、全身披挂,打扮得光彩夺目,银饰质量可达十来斤,以充分显示自己的风姿、美丽和富有。当今,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无所顾忌地与白银相配组成新活银饰,与冷酷纯白银色相纳相容、相得益彰,居然可在一片静默中跳起阳光劲舞,让越来越多的时髦女孩酷爱,搭配简洁、轻柔、飘逸的时装,真是水漾俏娇颜,花舞美人装,更显高贵典雅。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银器发展尤速,特别是纳米防暗化技术在银器(银币、银饰)领域的应用,有着良好的远景。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白银最早的国家之一,是一个白银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目前,我国的白银生产有两大特点:一是白银生产区域日益集中化,现在的湖南、河南、云南、浙江、广东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白银生产省份;二是矿产银企业产量保持稳定,再生回收银企业产量递增幅度整体比矿产银企业产量快。白银首饰已经成为我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快速增长点,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已是国内白银饰品、制品加工的集中地域,消费白银已达三百多吨,制品千万余种。追求时尚的青少年,是今后白银消费的主力军。
银在自然界中有呈单质自然银存在的,但主要的是以化合物状态产出。银的主要矿物为辉银矿(Ag2S)、硫铜银矿(AgCuS)、硫锑银矿(3Ag2S·Sb2S3)、硫砷银矿(3Ag2S·As2S3)、角银矿(AgCl)、氯溴银矿(AgCl·AgBr)及碲金银矿等。自然银多呈细粒状、发丝状,大块者罕见,但据报道,1875年曾在德国弗莱堡地下300m深处的矿井中发现重达5000kg的自然银块,智利也曾发现重达1420kg的片状自然银块。
1.纯银
纯银(自然银)为极亮的银白色,洁白悦目的金属光泽,原子量107.9,熔点960.8℃,沸点2212℃,密度10.5g/cm3,摩氏硬度2.7。导电系数高于其他金属,导热率418.68W/(m·K),电阻率在20℃以下为1.59μΩ·cm。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1g银可拉成长为1800~2000m的细丝,可轧成10-4cm厚的银箔。
银是贵金属中耐蚀性较差的金属。银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常温下不被氧化,但在潮湿空气中,与含硫物质接触或暴露在含有二氧化硫、硫化氢的气体中会与硫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Ag2S)。银的化合物对光具有极强的敏感性,银可与砷化物(砒霜)、卤素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砷化银和卤化物,但银不与有机物气体发生化学反应。银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却能与硝酸快速反应生成硝酸银(AgNO3)。银与汞发生反应,生成汞齐合金,可用于补牙。
2.饰品银
白银种类比较复杂,过去称成色在98%以上的白银为银、纹银或白锭;成色在98%以下的称为色银、次银和潮银。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规定:“凡经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熔炼厂提炼的白银为‘成品银’,其余无论成色高低均为‘杂色银’。”“成品银”的成色不尽相同,依其成色高低分为“高成色首饰银”和“普通首饰银”。
按GB11887—2008规定,银及其合金有4个纯度,引述如下:
(1)千足银。首饰中银含量千分数不小于999的银,印记为“千足银”。
(2)足银。银含量千分数不小于990的银,印记为“足银”。
(3)925银。银含量千分数不小于925的银,印记为“925银”,“S925”,“Ag925”。
(4)800银。银含量千分数不小于800的银,印记为“银800”,“S800”,“Ag800”。
国标规定:“银及其银合金首饰的最低纯度为800,银含量低于800‰的首饰,不能称为银首饰;银及其银合金首饰的最高纯度为999,银含量高于999‰的首饰也只能称为千足银首饰。”(www.xing528.com)
对于足银、千足银首饰,其配件的银含量不得低于925‰。
3.镀(包)银
镀银首饰覆盖层厚度不小于2μm,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25,印记为“PnAg”;包银首饰覆盖层厚度不小于2μm,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25,印记为“LnAg”(n为厚度)。
4.低铂银
低铂银是指银与少量的铂(铑,铱)合金。
5.无氧化银合金/无硅银合金
银合金内含脱氧剂,具较少微孔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加入五成混合物,银合金可不断重新使用。
6.苗银
这是苗族特有的银金属,为银、白铜、镍等的合金,银含量一般为20%~60%。苗银饰品的成分以铜为主,通过电镀、加蜡、上色的工艺处理,形成颇具特色的苗银首饰。
7.藏银
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加上70%铜的合金,经常采用在白铜中掺入少量的银制成。目前市场出现的藏银一般不含银的成分,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并常与绿松石、珊瑚等相配做成首饰,红红绿绿煞是好看。
8.拉丝银制品
拉丝银制品用与银密度接近的合金作为一层,银为一层,两层通过拉丝技术吻合在一起,加工成银饰品后,控制银层在一面(表面),合金层在另一面(内侧)。
9.泰银
泰银,又称“乌银”,是利用千足银遇硫发黑的特性,再经过特殊的做旧处理,不仅长期不变色,而且表面硬度也比普通银大很多。泰银饰品精美绝伦,别具一格,粗犷古朴,美观大方,深受时尚一族喜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