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麻醉前准备,创伤麻醉及重症监护治疗学的重要内容

麻醉前准备,创伤麻醉及重症监护治疗学的重要内容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活动性大出血的危急情况下,只有手术止血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在早期容量复苏的同时,抓紧时间确定手术方案和手术顺序,及时麻醉和手术,以防延误抢救时机。

麻醉前准备,创伤麻醉及重症监护治疗学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

一、了解伤员伤情,作好麻醉预案

1.受伤史、损伤机制、进食时间与受伤时间。

2.检查情况(体检情况、影像学及其他检查结果)以及伤情评估。

3.注意伤员在此前救治中已接受的药物、处理及效果。

4.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等。

5.了解切口部位、体位、手术时间;特殊操作及对麻醉的要求和影响。

6.对术前本能见到的伤员,麻醉科医师应与外科医师对伤情进行交接。

7.对伤员可能发生的变化、意外和并发症有预见及防范预案。

二、物品和设备准备

1.根据条件常规准备氧气源、麻醉机、无创监测仪、麻醉药;气管插管用具、急救药品和吸引器等。

2.对可能困难气道伤员,准备环甲膜穿刺器、逆行插管用具、气管切开包等。

3.大出血伤员准备全血、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等。

4.外周输液管道和液体,有条件可准备中心静脉、有创动脉监测设备。

5.条件允许可准备中心体温监测、加温输液装置和血液回收装置等。

三、麻醉前用药

1.麻醉前用药是手术麻醉前的常规措施,一般常在麻醉前0.5~1小时肌内注射给药。常选用镇静催眠药、麻醉性镇痛药、抗胆碱药、抗组胺药和抗酸药等。

2.对于伤情重或存在呼吸障碍的伤员,以及前级救治阶梯已接受足量镇痛药和镇静药物处理的伤员,使用镇痛、镇静药应慎重,减量或不用。

3.在热带及伤员高热情况下,禁用阿托品。(www.xing528.com)

四、饱胃处理

1.创伤后胃排空时间比正常人(4~6小时)显著延长;如进食后1~2小时内受伤,排空时间延长至8~10小时,若进食后即刻受伤则排空时间甚至延长至12~24小时。如果伤情允许,可延缓手术,至少禁食8~12小时,禁饮2~4小时。

2.如不能禁食禁饮,但时间允许且患者能够配合,麻醉前应安置胃管,吸引排空胃内容物。

3.尽早静脉给抑制胃酸分泌药,如雷米替丁50mg,和/或全麻诱导前口服非颗粒状抗酸剂如0.3mmol/L枸橼酸钠30ml以中和残余胃酸。

4.选择清醒气管插管;快速诱导插管时应将环状软骨压向颈椎压闭食管。

五、麻醉前急救

1.麻醉前应根据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流程对伤员进行最简要的快速评估,该检查不会延误抢救时间,对存在生命威胁的伤情优先处理是提高麻醉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1)伴有血气胸时,应先做胸腔闭式引流,再加压通气,麻醉诱导。

(2)有紧急气道插管指征的伤员,先建立气管插管或外科气道以保障通气。

(3)伴活动性大出血伤员,麻醉前输液按早期容量复苏原则进行。

(4)心脏压塞:对于创伤性急性心包压塞伤员,针刺心包穿刺术可能不是一个有用的操作,应紧急行复苏性开胸手术。

(5)挤压综合征。如地震引起的长期肢体挤压伤,若肢体已坏死,应在现场尽早用止血带(减压前用止血带更佳),以防减压后的高血钾、进一步低血容量和酸中毒导致伤员迅速出现心搏骤停。

2.术前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或纠正伤员的全身情况。在活动性大出血的危急情况下,只有手术止血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在早期容量复苏的同时,抓紧时间确定手术方案和手术顺序,及时麻醉和手术,以防延误抢救时机。

六、监测项目

应根据伤员全身状况、创伤部位、范围;程度和设备条件选择监测项目。

1.基本临床监测 包括心电图、无创血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气饱和度、尿量、皮温和色泽及精神状态等。

2.有条件时可监测项目 ①血气、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血乳酸浓度及体温监测;②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③凝血和纤溶系统监测;④呼吸参数监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气道压、气道阻力、氧浓度、呼吸末二氧化碳和麻醉气体浓度;⑤有创血流动力学:动脉穿刺测血压、中心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