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局限性硬皮病
一、临床表现
局限性硬皮病的皮肤表现和组织病理改变与系统性硬皮病相似,但无内脏受累的表现。
(一)硬斑病
硬斑病在局限性硬皮病中最为常见,约占60%。根据病变形态及范围又分为斑状硬斑病和泛发性硬斑病。
斑状硬斑病初起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淡红色或紫红色的水肿性片状损害。数周或数月后渐扩大,直径可达1~10cm或更大。中央部位色转淡,呈淡黄色、象牙白色或污灰褐色,周围绕以淡紫或淡红色晕,表面干燥平滑,有蜡样光泽,触之有皮革样硬度。其上毛发脱落,不出汗,有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进展缓慢,数年后硬度减轻,渐渐变成白色或淡褐色萎缩性瘢痕。病变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躯干的腹、背部多见,其次为四肢及面颈部。发生在头皮时可出现永久性秃发,发生在肢端可导致畸形。
泛发性硬斑病罕见,其皮损的性质、发生和发展类似斑状硬斑病,但其特点为损害数目多,皮损广泛,可达数十块,分布不对称。皮损最后变为凹陷性淡白色的萎缩斑片。病变好发于胸腹及四肢近端,面、颈、头皮、前臂、小腿受累相对较少。虽无脏器受累,但病人可出现关节痛、腹痛、偏头痛、神经痛和精神障碍、消瘦、乏力等,少数患者可转变为系统性硬化病。
(二)带状硬皮病
带状硬皮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皮肤硬化呈线条或带状分布,好发于额部,可累及面部和头部。病变局部皮肤明显萎缩、凹陷,可从正中线偏向一侧的额部向上蔓延到头顶部,而发生带状永久性秃发斑,向下蔓延可达鼻翼及口角,而发生萎缩、凹陷。病变边界清楚,如剑砍状,最后皮肤菲薄萎缩,似贴于骨面上。损害亦可沿肢体或肋间呈带状分布,为单条或数条不等,形态特征和经过与硬斑病相似,但皮损有明显凹陷。有时皮损下的肌肉、骨骼亦受累,出现骨脱钙、疏松、变细,附近关节可因挛缩而影响功能。
(三)硬斑病伴偏面萎缩
这是发生在面部的一种节段性硬斑病,是偏面萎缩的原因之一,以中线划界,常发生在一侧面部。患侧面部出现皮肤硬化、萎缩、凹陷而使面、眼、鼻及口角歪斜。患侧眼裂缩小,鼻翼可塌陷,出现患侧面部萎缩。此种硬斑病亦称“Encoupdesaber”。
(四)点滴状硬皮病
此型皮损比较少见,可发生于颈、胸、肩、背等处,通常损害为绿豆或黄豆大小,但偶有5分硬币大,呈集簇或线状排列。病变是一种表面光滑发亮,呈珍珠白或象牙色的略凹陷且发硬的小斑点,周围绕以紫红色晕或色素沉着,时间久可发生萎缩。
二、实验室检查
病人受累或未受累的皮肤感觉时值测定均较正常明显延长,可达正常的5~12倍。局限性硬皮病的皮肤病理改变与系统性硬化病基本相同,但表皮萎缩不明显。
三、诊断(www.xing528.com)
诊断主要依据皮肤的特征性形态改变,即局部皮肤的肿胀、绷紧、硬化,有蜡样光泽,呈象牙色改变,或伴偏面萎缩,可以诊断,组织病理学改变有参考价值。
四、鉴别诊断
局限性硬皮病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一)斑状萎缩
本病好发于躯干部,皮损早期为1cm左右的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斑片,以后渐出现萎缩,皮损可单发或多发群集。表面皮肤可正常或呈青白色,明显凹陷,但触之不硬,病人无自觉症状。青年多见,病因不明。
(二)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躯干部,亦可见于四肢。病因不明。早期皮损为界限不清的不规则斑片,直径为1~10cm,表面为灰色或棕褐色,皮肤菲薄,触之柔软,逐渐萎缩,略凹陷,以后可在萎缩斑中央出现硬化。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真皮深层胶原纤维变粗及玻璃样变性。这种组织学改变及皮肤先萎缩后硬化的特点易与硬斑病鉴别。
(三)萎缩硬化性苔藓
本病也叫“白色苔藓”或“白点病”。好发于外阴部,亦可见于颈、胸、乳房及背部。皮损为光滑、轻微发皱的灰白或象牙白色斑块,周围有紫红色晕,有的斑块为散在白色斑点状,可伴有轻度硬化。组织病理学改变为表皮萎缩,真皮浅层均一化改变,有炎症细胞浸润。
五、治疗
对局限性硬皮病病人可口服大剂量维生素E、复方磷酸脂酶片或安坦等治疗,亦可服现代风湿病的诊断治疗进展用活血化淤、通经活络的中药,如丹参片或复春片等。皮损部位可外用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或用去炎松作局部病损皮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4~6周为一疗程,或复方倍他米松5mg局部皮下注射治疗,用法与去炎松相同。如有皮肤萎缩,则停止注射。向病损皮内每日注入150mg透明质酸酶亦有一定疗效。还可采用物理治疗,如水疗、蜡疗、电疗、推拿、按摩等。对有关节挛缩者,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以解除挛缩,恢复活动功能。
六、预后
局限性硬皮病因无内脏受累,故预后较好。患者皮肤的硬斑经治疗可消退或自行缓解,留有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
(宋 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