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失常,是指气或血的亏损和各自的生理功能异常,以及气血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失调等病理变化。
(一)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主要包括气的生化不足、耗损过多,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所导致的。以及气的运动失常或紊乱,即,形成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病理状态。
1.气虚 气虚,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
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重者可见血瘀;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晕耳鸣;气虚则无力以率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
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若心气虚,推动无力,无力以率血行,则心慌心悸,脉虚弱无力。若肺气虚,呼吸功能减退,则呼吸气短,喘促不已等。若肾气虚,固摄、纳气功能减退,则呼多吸少,滑精、遗尿。
2.气滞 即气的运行不畅而阻滞,导致某些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又称“气机郁滞”、“气郁”。气滞的病理表现有多个方面: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痛楚。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不畅,故气滞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共同的特点是闷、胀、疼痛。如肺气壅滞,则胸闷、喘咳。肝气郁滞,则胸胁、少腹、两乳胀痛。胃肠气滞,则腹胀而痛、时胀时止、得矢气、嗳气则舒。气滞血瘀,则痛、肿块、舌暗、脉迟涩。
3.气逆 即气机升降失常,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的病理状态。气顺则平,气逆则病。肺胃之气以降为顺,肺气逆则见喘促、咳嗽。胃气逆则见呕吐、呃逆。肝气虽主升发,但郁怒伤肝,升发太过,也可见气火上逆,出现头痛眩晕,昏倒、吐血等症。
4.气陷 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气陷尤与脾的关系密切。若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致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从而形成气虚下陷的病变。气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上气不足”一般由于脾气虚损,升清之力不足,无力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头目,致头目失养,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症。“中气下陷”,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内脏位置维系无力,而发生某些内脏的位置下移,常见小腹坠胀,便意频频,或见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变。
5.气闭 又称“气机郁闭”。属气之出入异常,主要是指气阻于内,上壅心胸,清窍受阻,或浊邪闭塞气道,肺气郁闭的病理状态。临床表现多为闭、厥重症。如气机不利,阻郁于心胸,蒙闭清窍,由而出现昏厥、不省人事。阳气郁于内,不能外达,则出现四肢冰冷、重则拘急。
6.气脱 指气不内守而大量向外脱逸,而致气的功能严重衰竭的病理状态。多见于久病耗伤,正气衰竭;或大出血、大汗出、频繁吐下等,致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临床表现为昏厥、面色苍白、目闭口开、呼吸微弱、全身软瘫、汗出不止、二便失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
(二)血的失常(www.xing528.com)
血的生化不足或耗伤太过,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状态。血的运行失常,或为血行迟缓,或为血行逆乱,从而导致血瘀、血热,以及出血等病理变化。
1.血虚 又称血不足,是指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经络、形体器官等失养的病理状态。血的生成不足,如气虚不能生血,或脏腑功能减退,如脾失健运,胃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气,难以化生成血液;失血过多过快,新生之血来不及补充;久病不愈,耗伤精血等,均可致血虚。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其营养滋润,导致功能活动逐渐衰退,症见面色白或萎黄、皮肤粗糙、毛发不泽、唇舌淡白,头晕,视物昏花、夜盲,手足麻木、运动无力、肢节屈伸不利、抽搐,爪甲淡白,心悸怔忡等。
2.血瘀 指血液运行迟缓,循行不畅,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以致于血液瘀结停滞的病理状态,引起血瘀的原因有多种。如气机郁滞,气不行血,气滞则成瘀;气虚推动无力,血行迟缓不畅而成瘀;痰浊、结石等病理产物阻滞脉道,血行受阻而成瘀;寒邪入血,寒性凝滞而成瘀;邪热入血,煎熬血液,而致津亏血瘀,或迫血妄行,积于体内而成瘀;用力不慎挫伤脉络,气血阻滞局部而成瘀。血瘀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且多为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如瘀留局部,则肿块青紫。若血液瘀滞,机体失养,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瘀斑等。
3.血热 血热,是指血分有热,使血液运行加速,或血液妄行而出血的病理状态,因邪热入于血分所致。如外感温热病邪入血;或寒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情志抑郁,五志过极,久而化热化火伤及血分。血热病变,临床以既有热象,又有动血、出血等为其特征,临床症状可见面红目赤、舌质红绛,吐血、尿血、月经量多等,如血热扰动心神,可见心神不安、心烦、谵语、躁扰发狂。
(三)气血关系失调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与血之间具有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气血关系失调临床主要表现为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失和和不荣经脉等几方面的症状。
1.气血两虚 气虚和血虚并存,多因久病耗伤,气血两亏所致。或先有气虚,血液无以生化而亏少;或血虚、失血在先,气失所养或无所附而散失,最终形成气血两虚的病证。临床可见面色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形体瘦弱、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气血不足的表现。
2.气滞血瘀 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可导致血液运行障碍而出现血瘀。一般多先由气的运行不畅,然后引起血液的运行瘀滞,是先有气滞,由气滞而导致血瘀;也可由离经之血等瘀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这就是先有瘀血,由瘀血导致气滞;也可因闪挫等损伤而气滞与血瘀同时形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藏血,故气滞血瘀病变与肝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如肝气郁结,疏泄失职,则气机郁滞,肝脉布于两胁,故可见少腹、乳房、胸胁胀满疼痛。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可继见肝经循行部位的刺痛、积聚,舌见瘀斑、脉涩等表现。因心主血脉而行血,当血行不畅时,也可致气机郁滞,故心的功能失调多见血瘀导致气滞的病证。
3.气虚血瘀 气虚对血的推动无力,而后瘀血渐生。如心肺气虚,行血无力,除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的见证外,还可见心前区刺痛、唇舌青紫、脉涩等瘀血之象。又如年老而气虚者,因气虚推动无力,则血滞于经络,肢体失养,可见肢体疼痛、或半身不遂。
4.气不摄血 气不摄血亦即脾不统血,因脾有统血之功用,若久病伤脾,脾气亏虚,则脾不统血而导致出血。气不摄血而出血者,多发生在气虚的基础上,多在面色不华、疲乏倦怠、脉无力、舌淡等气虚表现的基础上而见各种出血。
5.气随血脱 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液脱失则气无所依附而随之暴脱散亡。阳气脱失,不能温煦机体,可见四肢厥冷。阳气脱失,不能固摄,则冷汗淋漓。气虚衰而不能荣养头目,清窍失养,则见昏厥。血脱不能充盈血脉,故脉芤或微欲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