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即血液,是运行脉内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说明血和气一样,都是构成人体和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液是如何生成呢?中医认为,水谷精微、营气、津液、精等均为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其中,经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是血液生成的最基本物质。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化生营气和津液等营养成分,上输于心肺,通过肺的吐故纳新,复返于心,贯注血脉,化赤而成血液,使血液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与增加。
此外,精和血之间还存在着相互滋生和转化的关系。精能化血,有“血之源头在于肾精”之说。肾藏精,肝藏血。肾之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藏血充盛,则肾有所藏,精有所滋,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血液在机体内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
1.营养滋润作用 《难经·二十二难》所谓“血主濡之”,就是对血液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的概括。人体的一切组织器官,内至五脏六腑,外达腠理皮毛,都需要血液的营养滋润,才能维持其生理活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灵枢·本脏》也说:“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说明机体的各个部分,都由于血液的营养滋润作用,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血液供应不足,失去了营养滋润作用,就可能出现视力减退,眼睛干涩,关节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皮肤干燥、瘙痒等症。(www.xing528.com)
2.维持精神活动 《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血液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这一作用是通过大量临床观察而认识到的,无论什么原因形成的血虚或血运失常,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病变。如血虚失养而神不安,就会出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或血热扰心而神昏,则出现谵言妄语,昏迷不省人事等症。
血即血液,是运行脉内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说明血和气一样,都是构成人体和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液生理功能的发挥,必须保证正常的血液循环。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动力,而气的固摄作用则让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溢出脉外。因此血液的正常运行,是由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决定的。
血液的正常运行,还要依靠心、肺、肝、脾等脏的分工合作。心脏的搏动,推动着血液的运行;肺主一身之气,能助心行血;肝藏血,可调节血流量。脾统血,不仅为气血生化之源,还能统摄固护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于脉外。任何一脏的功能失调,都足以导致血行失常的病变。如血液运行不畅,受到阻滞,或溢于脉外,郁于皮内,就是通常所说的“瘀血”;如果因各种原因而致血液流出脉管、排出体外,就是“出血”病症,如鼻衄、齿衄、肌衄、吐血、咯血、便血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