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渗透于医学领域,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发展成中医独特的理论。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的原理,首先从五行特性出发,将五脏与五行配合,建立了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每个系统内各组织器官之间都是有机的整体,并与自然环境密切联系,构成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进而运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研究人体五脏、经络之间和各个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之间的乘侮规律来阐释人体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同时,五行学说又指导中医临床的诊断与治疗。
(一)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五脏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这样,才能维持五脏之间协调平衡的生理关系。
1.五脏相互滋生 如木生火,即肝藏血以济心;火生土,即心主阳可以温脾;土生金,即脾运化水谷精微可以益肺;金生水,即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资肾;水生木,即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
2.五脏相互制约 木克土,即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气的壅滞;土克水,即脾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的泛溢;水克火,即肾阴的上济,可以制约心阳亢烈;火克金,即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的清肃太过;金克木,即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阳的上亢等。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行学说可以说明五脏在病理情况下的某些相互影响,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亦可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为“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至子脏,即肝病传心(木生火),心病传脾(火生土),脾病传肺(土生金),肺病传肾(金生水),肾病传肝(水生木)等。如临床常见的“水不涵木”,是指先有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阴,以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致肝阳上亢,则属于母病及子的范围。“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即肝(木)病传肾,肾(水)病传肺,肺(金)病传脾,脾(土)病传心,心(火)病传肝等。如先有肝血不足,血不生精,以致肾精亏虚;心血不足,不能养肝,导致肝血亦不足等。(www.xing528.com)
2.相克关系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即相克太过为病,是指疾病顺着相克次序传变,如肝病传脾(木乘土),脾病传肾(土乘水),肾病传心(水乘火),心病传肺(火乘金),肺病传肝(金乘木)等。相侮,即反克为病,是指疾病逆着相克次序传变,如肝病传肺(木侮金),肺病传心(金侮火),心病传肾(火侮水),肾病传脾(水侮土),脾病传肝(土侮木)等。
必须指出,临床病证是复杂多变的,由于受到各个疾病本身固有发展变化规律的制约,以及患者体质差异,治疗是否得当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并不完全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依次传变。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疾病的诊断 “有诸内,必形诸外”,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体表,故通过诊察体表的异常变化,可以了解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古人通过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用五行学说的理论加以概括总结,将五脏、六腑与五体、五官、五志、五色、五味、五气等的联系,加以五行归类,使五行学说能在临床中协助诊断。例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两胁胀痛,头晕目眩,易怒,脉弦,属木行,为肝病。余可类推。又如脾虚的患者,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肝病传脾);心脏病患者,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肾病传心)等。
2.用于疾病的治疗 五行学说用于指导治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控制疾病的传变。如肝脏有病,预知肝病可能传脾(木乘土),所以先补脾,以防止肝病传脾。二是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具体治疗方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泻子法主要是指肝火亢盛,可以采用清泻心火的方法治疗,即泻心火有助于泻肝火。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其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火补水法(泻南补北法)。五行学说不但适用于药物治疗方面,也同时指导着针灸疗法和精神疗法。
总之,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为构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作为中医学的理论方法,用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中医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