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孙思邈:中医医学的重大革新

孙思邈:中医医学的重大革新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孙思邈从小勤奋好学,7岁读书,日诵千言,有“圣童”之称。这是孙思邈对中医学的重大建树,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孙思邈在有生之年为医药事业作了许多重大的贡献,临终时,却遗嘱“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宰”。

孙思邈:中医医学的重大革新

孙思邈,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约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02岁(也有人考证说他活了141岁)。他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有“药王”之称。

孙思邈从小勤奋好学,7岁读书,日诵千言,有“圣童”之称。到了20岁,已精通诸子百家学说,学问非常渊博。隋唐两代帝王屡次请他做官,他都“固辞不受”,而立志学医,他的这种认识,是从切身体验中得来的。他小时候,体弱多病,要经常请医生诊治,“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周围贫苦百姓,也跟他一样,因为患病弄得穷困不堪,有的竟得不到治疗而悲惨死去,这些事使他感到:“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金要方》自序)。因此,他18岁开始就“志于学医”,并下了很大的苦功,所谓“青衿(古学子所穿的衣,后称入学的生员)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千金要方》自序)。经过如此长期刻苦的钻研,他的医学造诣很深,成为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宋代林亿称道:“唐世孙思邈出,诚一代之良医也”。

孙思邈学识渊博,医德高尚,一直熏陶着历代医家。约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孙思邈写成了《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后又在唐永隆二年(公元681年)完成了《千金翼方》。两书各30卷,集前代和当时医学之大成,尤其书中单立“大医精诚”强调医德规范,被后世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

《千金要方》分医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痈疽、解毒、备急诸方、食治、平脉、针灸等,共计232门,收方5 300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中首创“复方”。《伤寒论》的体例是一病一方,而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发展为一病多方,还灵活变通了张仲景的“经方”。有时两三个经方合成一个“复方”,以增强治疗效果;有时一个经方分成几个单方,以分别治疗某种疾病。这是孙思邈对中医学的重大建树,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

隋唐之际,孙思邈氏崛起关中,衍农黄之坠绪,承南阳之宗风,勤加搜讨,网罗古今,撰成《千金要方》及《翼方》各三十卷。自医经、经方,以及采药之候,针灸之术,旁至养性之道,辟谷之方,靡不详记。伤寒、杂病而外,妇婴、疮疡始有专科。博大精微,道全德备,蔚然为一代宗师,盖张仲景后一人也。——近代名医·黄竹斋(www.xing528.com)

《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编。书名含有和《千金要方》相辅相济,羽翼双飞的意思。书中收录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所未有的药物,补充了很多方剂和治疗方法。首载药物八百余种。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书,被后人合称为《千金方》。《千金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对临证各科、食疗、药物学、养生学等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宋代郭思高度评价《千金方》,说:“世皆知此书为医经之宝”(《千金宝要》)。清代医学家徐大椿也认为该书“用意之奇,用药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灭之处”(《医学源流论》)。此书不仅在国内受欢迎,而且还影响到国外,如朝鲜,日本。公元608年,日本来中国学医的医生,就把《千金方》等方带回日本,对日本的汉医影响深远。

孙思邈在有生之年为医药事业作了许多重大的贡献,临终时,却遗嘱“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宰”。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他的家乡人民给他修庙立碑,把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山上至今保留有许多有关孙思邈的古迹,如“药王庙”、“拜真台”、“太玄洞”、“千金宝要碑”、“洗药池”等。这也说明历代人民对他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