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世纪以前,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当时的医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更由于当时传染病不断流行,据《后汉书》记载,在光武建成十三至二十六年(公元37-50年),曾有7次大疫,灵帝建宁四年到中平二年(公元171-185年),曾有5次大疫,因此也就促进了医学家们对疾病防治的认识。在从事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其中最具价值的要推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比较完整的一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古典医学著作。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公元前三世纪前后。这部著作并非出自一时一人的手笔,而是在长时期内由许多人参与编写而成。……《内经》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下,以论述中医基础理论为重点,兼述卫生保健、临床病症、方药、针灸等多方面内容,为祖国医学的学术理论体系奠定了广泛的基础。——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
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名机,今河南省南阳市人。青年时期曾跟从同郡张伯祖学医,由于刻苦学习,医术远远超过其师,成为汉代伟大的医学家,被后人称为“医圣”。张仲景,史书无传,据唐朝甘伯宗《名医传》记载,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故又有“张长沙”之称。
《伤寒杂病论》在医学上的贡献,主要是诊断中的辨证方法,以及切合病情的多种治法和方药。——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www.xing528.com)
张仲景生活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东汉末年。当时战火纷飞,灾害连绵,疫病流行。张仲景家族原有200多人,但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后,不到十年时间,就有2/3的人员因疾病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约有7/10。面对这一残酷事实,张仲景发愤钻研医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研究《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平脉辨证》等医书。收集当时医家及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合他本人的体会,于公元205年左右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部著名医著。
古代医学知识传播,主要靠师徒、或父子口耳相授,或传抄笔录,终不能广泛流传。《伤寒杂病论》一书历经战乱,医籍内容散乱严重,到了公元3世纪时,经过晋代医家王叔和的整理,把伤寒和杂病划分开来加以编排,使之条贯并且将原书大部分内容得以保存。至北宋时又经过医官孙奇、林亿等人的校正,成为今天我们可以读到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分析了伤寒病的病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收载了300多首经方,这些方剂药物配伍精练,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后世的不少药方都是从它发展变化而来,因而有“众方之宗,群方之祖”之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