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仁鹤运用几种特殊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尤其是在对原有针法改进方面颇有体会:
1.改进头针捻转方法 头针捻转方法对捻转的频率、角度、时间要求较高,其捻转频率不低于每分钟200次,捻转角度在360°以上,捻转时间不少于2~3min。按常用的头针捻转方法操作,施术者大多易感疲劳,往往达不到操作要求,常常可见针柄摆动,针体旋转角度不够,甚或根本不转的现象。肖老的改进方法是:毫针沿皮下刺入后,施术者左手掌心向下按置于患者头部,示指或中指垫于针柄之下,然后用右手的示指或中指的第一节指腹按于针柄上,采取搓捻的方法运针(如果所用穴位邻近,可将左手示指、中指分别按在两根针柄上,同时搓捻),不仅可以保证捻转的频率、角度、时间符合常规要求,而且可以减轻施术者的劳动强度。
2.自创毫针埋针方法 《灵枢·官针》有“直针刺”的记载,所论针法即卧针沿皮下透刺。肖老在治疗中风后遗症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和就诊的实际情况,沿皮下透刺与较长时间留针相结合,收到良好效果。其方法是:按要求沿皮下透刺后,将针柄剪短,用消毒棉球包裹外露之针柄,胶布固定即可(如取头穴部位,可用发卡夹住代替胶布固定)。所取穴位均在患侧,留针1~3d。取头穴留针,一般不取枕部穴位,取头部其他部位穴位留针对患者的活动、睡眠均无不良影响;取四肢穴位留针,肢体活动不感疼痛即可。
3.巨刺结合运动方法 对中风后遗症早、中期患者,均可采用左右上下交叉取穴的巨刺法,肖老常常针刺患者健侧曲池或臂中穴,行针时令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患侧下肢;取健侧阳陵泉或膝阳关穴,行针时令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患侧上肢,往往可观察即时效应,对增强患者信心,促使早日康复有积极意义。(www.xing528.com)
4.深刺透穴法 中风后遗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筋脉拘挛,影响肢体的功能活动。肖老根据《内经》“关刺”针法思想,较多采用深刺透穴法,对缓解筋脉拘挛,通利四肢关节起到较好作用。常用方法有:风池透风池(另一侧),肩内陵透极泉,曲池透少海,内关透支沟,三间透劳宫,后溪透少府,环跳透承扶,阳关透曲泉,阴陵泉透阳陵泉,三阴交透绝骨,太溪透昆仑,解溪透跟中(经验穴,后跟内、外踝之中点),太白透涌泉等。
《针灸临床杂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