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葛林宝:中风外治验案,不同期中风的病理表现和治疗方法

葛林宝:中风外治验案,不同期中风的病理表现和治疗方法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该法历代相传,延续至今。不同期的中风其病理表现、治疗方法大不相同。因此,取阳明经为主的治法更适用于软瘫期,对出现痉挛的患者并不适用。

葛林宝:中风外治验案,不同期中风的病理表现和治疗方法

1.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擅治中风 葛林宝教授根据中风后期,患者肢体有拘挛的临床表现,综合运用传统的补健侧泻患侧的“巨刺法”以及刺激阴经穴位为主的“阴经透刺法”等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其中刺激阴经穴位为主的“阴经透穴法”,上肢:极泉透肩髃(针感可有麻木感朝指尖放射)、尺泽透小海、内关透外关、大陵透劳宫(针感局部明显酸胀,并可有麻木感,患者手指可有抖动现象);下肢:血海透梁丘、阴陵泉透阳陵泉、三阴交透绝谷(针感局部酸胀明显,可向足底扩散)、太冲透涌泉等。并配合运用巨刺法。得气后使用电针,断续波,频率2~40Hz,强度0.5mA。电针穴位组合:尺泽穴与内关穴、血海穴与阴陵泉穴。

2.精求古训,博采众长,独创新法 在古代,中风偏瘫针灸治疗方法多以选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如《针灸大成·续增治法·中风瘫痪针灸秘诀》载:“中风风邪入脏,以致手足不遂,针百会、耳前发际、肩髃、曲池、风市、足三里、绝骨。”这主要是基于对“风邪多犯阳经”的认识,秉承《素问·痿论》:“治痿者独取阳明”之旨。该法历代相传,延续至今。其对临床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古人将中风偏瘫划属“痿证”范畴,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人类对该病的深入研究,早将中风的病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软瘫期、痉挛期)和后遗症期。不同期的中风其病理表现、治疗方法大不相同。恢复期以经络不通为主,体征以下运动神经元的病变为主(类似于中医的“痿证”);后遗症期以筋脉拘急为主,其体征以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为主。因此,取阳明经为主的治法更适用于软瘫期,对出现痉挛的患者并不适用。

3.调和一侧肢体之阴阳,选用透刺法 取穴多从阴经透向阳经,一穴两用,阴阳并治,一阴一阳,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可沟通表里两经之经气,达阴阳平衡,得气后,可增强刺激量,扩大刺激面,激发全身经气,使全身营卫气血得以疏导,神经功能得以恢复。在临床上,对于出现肢体拘挛者,我们运用“阴经透穴法”,即:极泉透肩髃、尺泽透小海、内关透外关、血海透梁丘、阴陵泉透阳陵泉、三阴交透绝谷等,比传统运用阳明经穴位疗效要好。该治法可使痉挛肌与拮抗肌都受到刺激,达到生物力学平衡,有效缓解痉挛。(www.xing528.com)

4.调和身体左右之阴阳,选用巨刺法 “左盛右病,右盛左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当患侧正虚之时,机体感应迟钝,针患侧难奏效,故用针健侧经穴,养患侧躯体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刺健侧是利用其经气在针刺刺激下调动患侧经络中残存之真气,共同驱除同经之邪气,两侧阴阳平衡,从而使患侧受损功能得以恢复。在患侧肢体出现痉挛后,如果运用患侧肢体穴位疗效不显,我们常选用巨刺法。即:左侧瘫痪,刺右侧穴位,反之亦然。也可双侧肢体同用(补健泻患或健患隔日交替针刺),使身体左右功能协调,十二经脉气血调和,机体阴阳平衡。

《陕西中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