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危险大,早期防治关键

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危险大,早期防治关键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包括①年龄。近年来动脉硬化日见增多,已成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肌梗死发生20~40分钟,心肌的内膜就会出现很薄的一层坏死;4小时左右,心肌就已经有一半出现了坏死;6小时几乎就全部坏死。具备的危险因素越多,突发心肌梗死的概率也就越大。

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危险大,早期防治关键

(1)动脉硬化:是一种非炎症性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的动脉改变,可引起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包括①年龄。40岁以上多见。②男多于女,大约比例为2∶1,女性绝经期后常见。③脑力劳动者,且体力活动少的人易患。④饮食中热量、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及盐类含量高者。⑤高血脂症、原发性血压。⑥吸烟。⑦肥胖、糖尿病。⑧性格及工作。如性情急躁、进取心强、工作紧张、不注意休息的人。⑨某些微量元素的减少或增加。⑩遗传等。病情发展可以分为无症状期(隐匿期),长短不一;缺血期,因血管狭窄而引起器官缺血;坏死期,因血管腔闭塞引起坏死;硬化期,长期缺血引起器官、组织硬化。近年来动脉硬化日见增多,已成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治:合理膳食、避免过胖;劳逸结合,稳定情绪;定期检查,并接受适当的血栓预防治疗。

(2)心肌梗死:因为冠状动脉阻塞或闭塞、血流中断,使心肌局部或整体坏死的病症。心肌梗死发生20~40分钟,心肌的内膜就会出现很薄的一层坏死;4小时左右,心肌就已经有一半出现了坏死;6小时几乎就全部坏死。也就是说,在6小时以内抢救,效果是最好的,一旦超过12小时,无论用溶栓药物还是介入技术,抢救的价值越来越小。(www.xing528.com)

发生原因:在冠状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再发生血管内血栓形成、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痉挛则可使管腔闭塞,引起心肌严重缺血;左心室负荷由于重体力劳动、情绪过分激动、用力大便或血压骤升等急剧增加时,可引起心肌严重持续缺血;饱餐,特别是进食大量脂肪后血脂增高,血流缓慢容易产生血栓;天气炎热,随着气温升高,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心跳加速,心脏负担加重,加之出汗多,血液黏度增加,导致血管阻塞,从而使心脏缺血。具备的危险因素越多,突发心肌梗死的概率也就越大。

防治:对于心肌梗死,除了要禁烟、忌酒,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等外,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另外,还要在医师的指导下长期服用三种药物,即β-受体阻滞药、阿司匹林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