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疼痛:据统计,大约3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我国至少有1亿以上的疼痛患者。其中主要为头痛(69%)、牙痛(66%)、肌肉关节痛(58%)、颈肩腰背痛(35%),其次为运动损伤导致的疼痛(33%)和月经痛(29%)。疼痛主要类型及产生的原因如下。①头痛。其症状可表现为整个头部疼痛或局部头痛。②关节痛。伴有或不伴有关节局部改变,主要表现为疼痛与活动受限。③肌肉痛。感冒常伴有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流感。肌肉过度疲劳、用力伸长(运动过度)、受凉等均可引起肌肉痛。发生在摔倒或突然移动之后引起扭伤或拉伤,前者疼痛位于所损伤的关节,关节迅速肿胀、僵硬并难以移动,后者在损伤部位可出现锐痛,继而僵硬、压痛,有时会有肿胀。④神经痛。沿着神经走行方向疼痛,如坐骨神经痛表现为臀部及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的窜痛。⑤牙痛。牙质过敏、龋齿、牙周病等均能引起疼痛。⑥月经痛。表现为停经前后或行经期下腹痛、腰酸、下腹坠肿或其他不适。
(2)可选用的非处方止痛药
西药:①非甾体解热止痛药。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必得)、芬布芬、吡罗昔康(炎痛喜康)等。对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及月经痛等中等程度的钝痛治疗效果较好,对感冒发热引起的全身酸痛效果最好,对轻度癌性疼痛也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但对外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胃肠道溃疡、出血或穿孔。②中枢止痛药。主要有曲马朵,为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无成瘾性。可用于中重度急慢性疼痛,如术后痛、创伤痛、癌性痛、心脏病突发性痛、关节痛、神经痛,以及分娩止痛。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眩晕、恶心、口干等,近来有成瘾报道,为安全起见,应避免长期应用。③阿片类止痛药。常用的有哌替啶(度冷丁)、吗啡、芬太尼等。本类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镇痛作用强大,极易成瘾,因此仅用于手术疼痛和癌症晚期疼痛。该类药物属于麻醉药品,只在医院凭医生处方使用。④解痉止痛药。常用的有阿托品、山茛菪碱、颠茄、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等。主要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内脏绞痛,如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肾绞痛、胆绞痛等。其中山茛菪碱对各种神经痛有较好的效果,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面红、视近物模糊等,青光眼患者禁用。
中成药:除上节所用中成药外,还有风湿痛药酒(风湿骨痛药酒)。用于风湿骨痛、手足麻木。人参天麻药酒。用于各种关节痛、腰腿痛。桑菊感冒片、补中益气片等。(www.xing528.com)
提示
针对不同部位的疼痛,还可采取不同的辅助治疗,如头痛可进行适宜的运动、按摩或针灸,保证充足的睡眠;关节痛,特别是炎症性疼痛者,应注意低脂和低蛋白饮食,同时补充维生素;扭伤或拉伤造成的疼痛,伤后应立即休息并冷敷;在服用止痛药时要多饮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