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简述】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ic virus,CMV)感染过去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我国是CMV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且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CMV是一种DNA病毒,具有高度的种族特异性,可通过母婴传播,目前认为CMV是导致宫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根据宿主获得CMV感染的时间,可分为先天性感染、围生期感染和生后感染三种。根据有无症状,分为症状性感染和无症状性感染。症状性感染以黄疸及肝大为主要症状,能够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脑室周围等部位的钙化及听力损害。新生儿期CMV感染为多器官侵犯。病毒在受感染器官内持续复制,导致死胎、流产、早产、先天畸形、发育落后、神经性耳聋等严重后果。
【用药原则】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可应用各种抗病毒药如更昔洛韦、抗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干扰素及转移因子等;但这些药物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往往停药后病毒继续活跃。
【药物选择】
1.更昔洛韦 为首选用药,属新型开环核苷类似物,能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可终止新合成的病毒DNA链的延长,活化型更昔洛韦在感染细胞内浓度比非感染细胞高100倍,并能在细胞内持续存在数天。更昔洛韦作为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但动物实验发现更昔洛韦是一种致畸原和致癌原,可能与性腺萎缩和精子生成减少有关,故一般仅用于治疗有中枢神经症状的CMV感染。用于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分为诱导和维持两个阶段。诱导阶段,静脉滴注,每次5mg/kg体重,2/d,持续2~3周;或每次2.5~5mg/kg体重,每日2或3次,持续10~30d。维持治疗,5mg/(kg·d),持续5~7d。若维持阶段病情加重,可再一次诱导治疗。(www.xing528.com)
2.干扰素 抑制病毒增殖,主要通过指导靶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而间接发挥阻断病毒蛋白的合成,抑制病毒蛋白转录、翻译,降解病毒mRNA,抑制病毒穿入、脱表壳和装配。其次为免疫调解作用,通过活化B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进行免疫调节。用于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肌内注射,每次20万~100万U,1/d。
【用药提示】
1.更昔洛韦(丙氧鸟苷、二羟丙氧甲基鸟苷,Ganciclovir、Cytovene、DHPG) 参见第6章“病毒性脑膜脑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