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病(candidiasis)是由数种念珠菌引起的疾病。本病多见于儿童,有的自婴儿发病后,长期潜伏至成人时再发病。最常引起人类疾病的念珠菌是白色念珠菌,以其为代表叙述如下。白色念珠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致病,称内源性感染,原发灶常在口腔,感染自口、咽部向下蔓延而引起食管、胃和肠病变。外源性感染是由接触引起,可有(或无)诱发因素。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本病分为皮肤黏膜型和内脏型,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程。
(1)皮肤黏膜型:好发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尤其是肥胖多汗者。①以擦伤最常见,在新生儿期肛周、臀部等尿布包裹区最易受损,皮肤皱褶处可见皮肤潮红、糜烂,上有灰白色脱屑,周围见散在的红色丘疹、小水疱或脓疱。镜检见菌丝和芽胞,培养为白色念珠菌。免疫缺陷者可呈肉芽肿改变。播散型可见全身性粟粒疹。②黏膜受损以鹅口疮最多见,在颊、齿龈、上下腭黏膜表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不易擦去,免疫功能低下时黏膜病变可蔓延至咽喉、气管和食管。
(2)内脏型:①消化道念珠菌病:最常见为念珠菌肠炎,常伴低热,发生在腹泻病基础上,大便为稀便、水样便或豆腐渣样便,多泡沫,有发酵气味,严重者形成肠黏膜溃疡而出现便血。②呼吸道念珠菌病:以念珠菌性肺炎多见,大多继发于婴幼儿细菌性肺炎、肺结核及血液病,起病缓慢,临床表现支气管肺炎的症状体征,常咳出无色胶冻样痰,有时带血丝,X线表现与支气管肺炎相似。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程迁延。③泌尿道念珠菌病:全身性念珠菌病患者常见肾内病灶,肾皮质和髓质均可见小脓肿。轻者临床症状不明显,重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肾功能改变。④播散性念珠菌病综合征和念珠菌菌血症:长期发热,在原发病(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的基础上体温增高,症状加重,全身状况恶化。念珠菌播散时往往侵犯多个器官。(www.xing528.com)
2.真菌检查 必须在镜下见到出芽的酵母菌与假菌丝,结合临床表现才能确定念珠菌病的诊断。①病灶组织或假膜、渗液等标本镜检,可见厚膜孢子及假菌丝,多次镜检阳性有诊断意义;②标本真菌培养1周内出现乳白色光滑菌落,菌落数>50%,有诊断意义。
3.病理诊断 病理组织中发现真菌和相应病理改变即可确诊。
4.眼底检查 念珠菌菌血症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上可见白色云雾状或棉球样病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