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urticaria &angioedema)又称风疹块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可同时发生。常迅速出现和消失,反复发作不超过6周者属急性,反之属慢性,儿童患者多属急性型。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①荨麻疹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发生风团,呈鲜红色和浅黄白色,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即可消退,成批发生,有时一天反复出现多次;②血管性水肿呈局限性短暂性大片肿胀,边缘不清,不痒,常和荨麻疹一起发生。若累及上呼吸道,可能会阻塞咽喉而危及生命;如累及胃肠道,可能出现腹痛、呕吐等。一般都在2~3d后消失。
2.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清IgE可增高;②寒冷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冷球蛋白或冷纤维蛋白质;③血清病表现为荨麻疹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可增高,补体C3水平及总补体活性降低。
【治疗原则】
1.首先应寻找病因并加以祛除
2.抗组胺类药物 ①组胺H1受体拮抗药:慢性、物理性荨麻疹选用去氯羟嗪。寒冷性荨麻疹可用赛庚啶。精神性和胆碱能性荨麻疹宜用去氯羟嗪治疗。②组胺H2受体拮抗药:组胺H1受体拮抗药治疗无效者,可合并应用组胺H2受体拮抗药。亦可合并使用酮替芬。
3.拟交感神经药物 用于急性荨麻疹和(或)神经性水肿,尤其是喉水肿患者,应用0.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发作频繁病例可试用长效制剂如肾上腺素油剂。
4.肾上腺皮质激素 用于急性严重病例,对慢性病例效果不显著。
5.其他药物 ①抑肽酶、普鲁卡因、组胺蛋白、羟氯喹、利舍平、维生素K等有助于治疗慢性荨麻疹;②钙制剂有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③抗生素和磺胺类制剂适用于感染引起的荨麻疹患者;④可搽止痒洗剂,如1%樟脑、1%薄荷炉甘石洗剂等。
6.外科处理 喉头水肿引起呼吸道阻塞时应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www.xing528.com)
【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
1.抗变态反应药物
(1)抗组胺药:主要是组胺H1受体拮抗药,能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上的组胺H1受体,使组胺不能同H1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其引起过敏反应的作用。去氯羟嗪、赛庚啶为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中枢镇静作用;阿司咪唑、氯雷他定为第二代抗组胺药,它们不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无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抗胆碱能不良反应,由于阿司咪唑有严重心脏不良反应报道,现已少用。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为第三代抗组胺药,也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既没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也没有发现心脏不良反应,可以更好地控制过敏症状;经H1拮抗药治疗无效者,可合并应用组胺受体H2拮抗药,例如西咪替丁。
(2)过敏反应介质阻释药:本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胞内磷酸二酯酶,致使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的浓度增加,阻止钙离子转运入肥大细胞内,从而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抑制和阻止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致敏介质的释放,从而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常用药物为酮替芬。
(3)其他抗变态反应药物:钙是体内含量最大的无机物,为维持人体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细胞膜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功能所必需。钙能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壁的致密性,使渗出减少,从而起抗过敏作用。常用药物为葡萄糖酸钙。
2.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兼有α受体和β受体激动作用。通过作用于β2肾上腺素受体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通过作用于α肾上腺素受体使支气管动脉收缩,消除充血水肿,抑制抗原所引起的组胺释放,直接对抗组胺导致的支气管收缩、血管扩张及水肿。
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本类药物可通过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等作用减轻渗出、水肿;可通过减少过敏介质的产生和释放来减轻过敏性症状;还可通过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改善休克状态。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
【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续 表)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