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治疗手册

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治疗手册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先天性因素所致者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生后环境因素或其他原发疾病所致的免疫缺陷,称为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免疫功能低下。2.症状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由于病因不同而极为复杂,但其共同表现为反复感染、易患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缺陷时易发生化脓性感染;T细胞缺陷时则易发生病毒、结核杆菌和沙门菌属等细胞内病原体感染。仅用于中性粒细胞缺陷病人伴严重感染时,而不作持续常规替代治疗;③细胞因子治疗。

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治疗手册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ID)是指因免疫活性细胞(如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可溶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补体蛋白质细胞膜表面分子)发生缺陷引起的免疫反应缺如或降低,导致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先天性因素(基因突变或缺失)所致者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PID)。生后环境因素或其他原发疾病所致的免疫缺陷,称为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SID)或免疫功能低下。

【诊断要点】

1.既往史和家族史 ①脐带延迟脱落是黏附分子缺陷的重要线索;②严重的麻疹水痘病程提示细胞免疫缺陷;③可能有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预防注射引起严重反应史;④家族中有可疑PID病儿,则应进行家谱调查。家族中常有哮喘湿疹、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病人。

2.症状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由于病因不同而极为复杂,但其共同表现为反复感染、易患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反复和慢性感染:①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如复发性或慢性中耳炎、鼻窦炎、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还有胃肠道、皮肤甚至全身性感染。②感染病原体抗体缺陷时易发生化脓性感染;T细胞缺陷时则易发生病毒、结核杆菌和沙门菌属等细胞内病原体感染。此外,也易发生真菌和原虫感染;补体成分缺陷易发生奈瑟菌属感染;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时的病原体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呈机会感染。③感染过程。常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治疗效果欠佳,尤其是抑菌药疗效更差,必须使用杀菌药。

(2)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淋巴瘤:①随年龄增长易发生肿瘤,尤其是淋巴系统肿瘤;②伴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免疫复合物性肾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免疫性甲状腺炎和关节炎等。

3.体征 ①B细胞缺陷者的周围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和淋巴结变小或缺如,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症则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②反复感染可致肝、脾大;③皮肤疖肿、口腔炎、牙周炎和鹅口疮等感染证据可能存在;④感染严重或反复发作,可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体重或发育滞后现象。

4.实验室检查 包括初筛试验、进一步检查(见下表)和基因诊断。

(续 表)

ADA:腺苷脱氨酶,PNP:嘌呤核苷磷酸酶,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MPO:髓过氧化酶,NADPH:烟酰胺腺苷2核苷磷酸,NBT:四唑氮蓝

5.伴有其他特征的免疫缺陷病

(1)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①婴幼儿期发病。表现湿疹、反复感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和淋巴瘤发生率高。②实验室检查。血小板体积小。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血清IgM下降,IgG浓度仅轻度降低或正常,而IgA及IgE可能升高。淋巴细胞CD 43表达减少或消失。扫描电镜示淋巴细胞表面呈“光秃样”。③WASP基因序列分析可明确诊断。

(2)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①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和毛细血管扩张为特点,后者以耳垂和球结膜尤为突出。还可表现为反复感染、缺乏第二性征、生长停滞、抗胰岛素性糖尿病等。对放射线敏感,易患恶性肿瘤。②实验室检查。血清甲胎蛋白增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减少,红细胞增多。血清IgG2、IgG4、IgA、IgE缺乏,抗体反应明显缺乏。T细胞数量和功能均下降。③定位于染色体11q22-23的ATM基因突变为其病因。

(3)胸腺发育不全又称DiGeorge综合征(DGS):①临床表现。心脏畸形、面部异常、胸腺发育不良、腭裂及低钙血症。部分缺失者仅表现部分症状,称为不全性胸腺发育不全。②实验室检查。不完全DGS出生时淋巴细胞数量低,1岁时基本达到正常范围。可有高IgG血症、高抗体反应和自身抗体;完全性DGS可残留胸腺组织,但T细胞增殖反应缺陷。IgA缺乏和特异性抗体低下。③影像检查。胸部X线提示无胸腺影,可见心脏和大血管异常。④产前诊断。羊水细胞或绒毛膜细胞染色体分析发现22q11微缺失可做出产前诊断。

【治疗原则】

1.一般处理

(1)预防和治疗感染:①若有感染应及时治疗,如果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应考虑真菌、分枝杆菌、病毒和原虫感染的可能。有时需长期抗菌药物预防性给药。②接触水痘病人后,应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ZIG)或用阿昔洛韦预防。③当CD4T细胞计数1岁内婴儿<0.015×109/L,1~2岁<0.007 5×109/L,2~5岁<0.005×109/L,年长儿<0.002×109/L,或任何年龄组CD4T细胞<25%总淋巴细胞时应进行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www.xing528.com)

(2)预防接种:若患儿尚有一定抗体合成能力,可接种死疫苗,如百白破三联疫苗。禁用活疫苗如天花、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结核等,以防发生疫苗诱导的感染。

(3)T细胞缺陷患儿不宜输血或新鲜血制品,以防发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若必须输血或新鲜血制品时,应先将血液进行放射照射,剂量为200~300Gy。供血者应做巨细胞病毒(CMV)筛查。

(4)患儿最好不做扁桃体和淋巴结切除术,脾切除术视为禁忌。

2.替代治疗

(1)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指征仅限于低IgG血症,治疗剂量应个体化,以能控制感染,使患儿症状缓解,获得正常生长发育为尺度。

(2)血浆及高效价免疫球蛋白:高效价免疫血清球蛋白(SIG)含有高效价特异性抗体,包括水痘-带状疱疹、狂犬病破伤风乙肝SIG,用于预防高危患儿。

(3)其他替代治疗:①血浆。大剂量静脉滴注时可有唇部针刺感和麻木感,一般并不严重,不必停用。②白细胞输注。仅用于中性粒细胞缺陷病人伴严重感染时,而不作持续常规替代治疗;③细胞因子治疗。胸腺素类、干扰素-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可用于部分疾病。

3.免疫重建 ①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和脐血干细胞移植。②基因治疗:仍处于临床验证阶段。

【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

1.免疫增强药 本类药物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使低下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①人免疫球蛋白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经静脉输注后,能迅速提高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②干扰素-γ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能增强抗原递呈细胞功能,加快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和提高吞噬异物功能,对淋巴细胞具有双向调节功能,提高抗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增强某些免疫活性细胞功能。

2.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化合物,干扰病毒DNA聚合酶的作用,抑制病毒DNA的复制。对水痘病毒效果好。

3.升白细胞药物 非格司亭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rhG-CSF是调节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选择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可增加粒系终末分化细胞的功能。

4.磺胺类抗菌药物 复方磺胺甲唑是磺胺甲唑(SMZ)与甲氧苄啶(TMP)的复方制剂,SMZ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合成叶酸的第一步,TMP作用于叶酸合成代谢的第二步,选择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二者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抗菌谱广,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治疗首选药以及预防用药。

【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续 表)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