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脏腑皆有咳 凡咳嗽面赤胸腹胁常热,惟于足乍有凉时,其脉洪者,热痰在胸膈也,宜小陷胸汤、礞石丸之类。清膈降痰甚而不已者,宜吐下其痰热也。面白悲嚏或胁急胀痛或脉沉弦细迟而咳者,寒饮在胸腹也,宜辛热去之。
2.论湿痰主嗽 洁古曰:嗽者,秋伤于湿,积于脾。经曰: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刘宗厚曰:按此论咳,因湿在于经,致痰为咳,五脏亦皆有之,可谓发《内经》之秘矣。然至气郁津液不降,或停饮所致或肾气虚弱,火炎水涸,津液涌而为痰涎于上,此气饮及真脏,非诸经留湿致病也。故易老云:半夏止能泄痰之标,而不能治痰之本是矣。
又有咳而不思食饮,此皆痰聚于胃关于肺,令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此气逆也。谓气上逆肺壅而不下,治以异功白术散。治嗽最要分肺虚实。新嗽挟虚者可用人参,风寒邪盛及久嗽热郁者切不可用,五味子亦然。
治嗽药大概多用干姜,以其辛散也,咳逆非蛤粉、青黛、瓜蒌、贝母不用。有痰者加痰药,用药发散之后必以半夏逐其痰庶不再来。治嗽多用粟壳不必疑,但要先去病根,此收后药也。(www.xing528.com)
夫咳之为病,有一咳则出痰者,脾胜湿而痰滑也;有连咳十数声不出痰者,肺燥胜痰湿也。滑者宜南星、半夏、皂角灰之属燥其脾,若利气之剂所当忌也;涩者宜枳壳、紫苏、杏仁之属利其肺,若燥肺之剂所当忌也。
3.干咳嗽 干咳嗽无痰出而咳咳连声者是也,此本于气涩,涩之微者,咳十数声方有痰出,涩之甚者,虽咳十数声亦无痰出。丹溪云:干咳嗽极难治,此系火郁之症,痰郁火邪在中,以苦梗开之,下用补阴药。不已,即成劳,倒仓法好,此不得志者有之,宜用补阴药,四物汤加竹沥、炒柏之类。
按语:明代孙一奎论述了脏腑皆有咳、湿痰主嗽、干咳嗽的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指出治嗽最要分肺的虚实。新嗽挟虚者可用人参,风寒邪盛及久嗽热郁者切不可用人参和五味子之类。另外,治嗽药大概多用干姜,咳逆用蛤粉、青黛、瓜蒌、贝母。有痰者加痰药,用药发散之后必以半夏逐其痰。治嗽多用粟壳,但要先去病根,此收后药也。这些补虚、温肺、祛痰、收后的方法值得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