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病人,因年老体弱,身体多病,在骨折治疗方面,更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减少合并症的发生,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的条件为原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是汲取中医和西医治疗骨折之长,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骨折治疗新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4项内容:①手法复位。②局部固定。③功能锻炼。④内外用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是在对立统一规律的指导下总结出来的,在骨折的治疗中认识到固定和运动一样重要,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是相辅相成的,局部与整体需要统筹兼顾,从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总结出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配合”这些新的指导原则,把中西医之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医疗效果不断提高。中老年骨折由于其特殊性,其外治法治疗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骨折的复位
中医治疗骨折主张手法整复,骨折复位古称接骨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云:“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此为治疗骨折的最基本方法。
1.手法整复的时机 主张越早越好,一般在骨折后0.5~4小时,此时局部肿胀较轻,手法复位较易成功。
2.整复手法 整复手法有“拔伸捺正”和摸、接、端、提、按摩和推拿等。现代正骨手法总结归为拔伸、捺正、折顶、旋转、屈伸、挤捏、摇晃、分骨、合骨和按摩共10种,可根据骨折发生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
3.手法复位的注意事项 ①注意全身情况,如受伤过重发生多发性骨折或出现复合伤出血过多等全身情况不佳者,待病情好转后再行整复骨折。②施行手法时防止操作粗暴及多次整复,力争一次成功。③对老年患者,为减少疼痛及多次整复,一般不强求解剖复位,能达到功能复位即可。
4.复位标准 ①解剖复位:骨折移位完全纠正,对位和对线良好、基本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②功能复位:骨折复位后,其对位和对线虽未能达到解剖位置,但在骨折愈合后,不影响肢体的功能,称功能复位。
(二)合理的固定
1.固定材料 中医多使用木制小夹板为外固定材料。(www.xing528.com)
2.固定原则 以牢、短、少为原则。牢:指在不影响血液循环的情况下,越紧越好。短:在能保持骨折不再变位的情况下,固定时间越短越好。少:是在保持对位稳定的情况下,固定范围越少越好。
3.固定注意事项 骨折固定后应经常检查,注意固定的松紧度,防止固定过松造成再错位,防止过紧影响血液循环,造成肢体血管、神经压迫损伤,引发肢体缺血性坏死。若使用压垫,也要注意防止压垫的压伤等。
(三)功能锻炼
固定是保持骨折不再错位的重要措施,但要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加强功能锻炼,故在骨折复位固定后,对伤肢或身体各关节应有计划地按骨折三期分治的理论进行活动锻炼。
1.早期 骨折固定后到骨折初步愈合时期,此期伤肢肿痛,骨折仍不稳定,为防止骨折再错位,不能作大范围的剧烈活动,只作肌肉收缩和放松活动。
2.中期 骨折初步愈合到临床愈合阶段,此期气滞血瘀,局部肿痛逐渐消散,骨折对位基本稳定,除进行肌肉舒缩活动外,并可作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的活动锻炼,或下床慢步行走。
3.后期 骨折临床愈合到骨性愈合阶段,本期功能锻炼与中期相同,但要加强活动度和加大活动量,使能逐步恢复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4.老年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问题 除按上述方法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外,还应在不影响骨折对位的情况下,多做扩胸活动及其他患肢以外的肢体活动,并定期翻身,防止卧床后合并症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