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
热多寒少二三发,合方贵在用量上。
【方药】 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5.2g),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各3g),大枣擘,四枚,杏仁汤渍,去皮尖及两仁者,二十四枚(4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功效】 解表散邪,小发其汗。
【学用导读】 麻黄汤主治以无汗为主,而桂枝汤主治以汗出为主,在通常情况下无汗不用桂枝汤,只有在病久邪郁而寓正伤的情况下,才用桂枝汤与麻黄汤合方而变化用量,以取得发汗祛邪而不伤正。治疗太阳伤寒轻证为何不用麻黄汤减量,而特设桂枝麻黄各半汤?因桂枝麻黄各半汤所治太阳伤寒证,证虽比较轻,但病程比较长,病虽无汗但寓正伤,其治仅用麻黄汤减量则不能有效地顾护正气,所以张仲景特设桂枝麻黄各半汤,用芍药、大枣顾护正气,使方药发汗祛邪而不伤正。总之,桂枝麻黄各半汤主治太阳伤寒轻证优于用麻黄汤减量。
【中医辨证】
1.太阳伤寒轻证 发热,恶风寒,热多寒少,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面色赤,身痒,舌淡,苔薄白,脉浮或紧。
2.用方思路 本方是主治太阳伤寒轻证的基础方,又是治疗筋脉骨节寒证为临床扩大运用。(www.xing528.com)
3.病变证机 风寒乘营卫失调而侵入,营卫受邪,正邪斗争,腠理闭塞,经气不利。
4.审证要点 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舌淡、苔薄白、脉浮或紧。
5.随证加减用药 若头痛明显者,加细辛、白芷,以散寒止痛;若鼻塞不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通窍散寒;若恶心者,加陈皮、半夏,以降逆和胃。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荨麻疹、支气管肺炎等。
【医案助读】 职某,女,56岁。2年来反复感冒,每次感冒最少持续1个月,稍有起居不慎即又感冒,多次治疗无效。刻诊:发热不明显,微恶风寒,头微痛,无汗,全身酸困疼痛,口干不欲饮水,舌淡,苔薄白,脉浮略弱。辨为太阳伤寒轻证。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桂枝10g,白芍6g,生姜6g,炙甘草6g,麻黄6g,大枣4枚,杏仁4g,黄芪10g,白术10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感冒诸证悉除,因病程较久,续服前方12剂治疗。随访1年,已无感冒反复发作现象,只是偶尔有感冒。
诊治提示:经常感冒,西医往往认为是免疫功能低下,曾用增强免疫药治疗,但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根据口干不欲饮水,辨为寒;再根据无汗,辨为太阳伤寒轻证;脉浮略弱,辨为太阳伤寒轻证夹气虚。以此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方中麻黄汤变量以发汗,桂枝汤变量以益正,加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发汗散寒,益气溃邪之效。
【方证研究】 风寒侵袭营卫,营卫奋起抗邪,正邪斗争,则发热;卫气抗邪而不能固护于外,则恶风寒;邪气虽不胜正气,但又留结不去,则热多寒少,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正气抗邪,正邪斗争而充斥于上,则面色赤;邪气欲去而未去且浸淫肆虐皮肤,则身痒;舌淡,苔薄白,脉浮或紧,均为太阳伤寒轻证之征。其治当解表散邪,小发其汗,则邪去病除。方中桂枝、麻黄用量比为5∶3,桂枝大于麻黄,则通达玄府,开达腠理,发汗解表;生姜助麻黄、桂枝解表散寒;杏仁与麻黄宣肺降肺;芍药益营和卫,与麻黄、桂枝合用,发汗解表不伤营阴;甘草、大枣益气和中,充荣营卫。方药相互为用,以取解表散邪、小发其汗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使用禁忌】 湿热证、阴虚证慎用本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