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朗的夜晚,遥望浩瀚夜空,无数颗星星如宝石一样镶嵌在天幕中,一闪一闪,诉说着它们自己的故事。在感叹宇宙浩瀚深邃的同时,还应赞叹大自然的无边神力,它不但孕育出这数不胜数的璀璨之物,还安排它们在宇宙中按照各自的轨迹运转,自由而和谐。但是,星群并非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比如人造卫星就是很好的例子。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的时候就曾假设过,站在高山上的大力士向远方抛出一块石头,抛出去的力量越大,石头飞得就会越远,下落的抛物线弧度就越大,如果力量足够大,使石头下落的抛物线弧度与地面弧度相当,石头就不会落到地面上,而是绕着地球飞起来,就像地球唯一的卫星月亮一样。但是月亮是一颗天然卫星,如果是人为地抛向高空,使之围绕地球旋转的卫星,就是人造地球卫星。按照这个思路,科学家们展开联想和实验,都想研究出一颗能够像月亮一样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卫星。
要想把这样一颗卫星送上天,必须有动力十足的装置,达到足够大的推力,卫星才能获得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在19世纪末期,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已经论证出人类可以借助火箭实现宇宙飞行,这为后来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战”后,人类的科学研究日新月异,对宇宙自然的探索步伐加快。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两大阵营,互相敌对,处于长期的冷战状态。双方都想在军事、科技、经济等各方面超过对方,客观上来说,这也加速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1957年7月1日到1958年12月31日,是当时的“国际地球物理年”,来自不同国家的几千名科学家同时对地球磁场、气象、宇宙线等展开研究。如果能在这个时候发射一颗人造卫星的话,肯定会极大地推动科学研究事业。早在1954年9月,德国专家布劳恩就向美国政府提出了这个建议,以及发射人造卫星的详细计划。美国政府开始动心,毕竟这是人类发展史从未有过的一大壮举,如果能走在苏联前面发射卫星,必将给对手以沉重的打击。1957年,美国正式在国际上宣布将发射一颗用于科学研究的卫星。当时,美苏两个阵营的空间竞赛还没有展开,但是闻听此言的苏联一方,已经开始着急了,无论如何也要赶在美国人之前将苏联的卫星送上太空。
苏联后来能够成功发射这颗人造卫星,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物就是苏联的“空间项目之父”谢尔盖·科罗廖夫。由于苏联人是在美国的眼皮底下快马加鞭,秘密进行这项科学研制工作,所以科罗廖夫不得不隐姓埋名,在极隐秘的状态下从事科学工作。因为要赶在美国前面发射这颗卫星,好多事情来不及逐步完成,科罗廖夫觉得应该设计出一个简易卫星,这就是后来第一个被人类送到太空的“斯普特尼克”一号。当时很多人建议在斯普特尼克上安装一些科学仪器,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就这样,在三个月内,这颗简易的人造地球卫星研制成功了。它是一颗重达83.5千克的铝合金球体,直径是58厘米,装有两个无线电发报机,不断发射无线电信号。两台发报机的频率是20.005兆赫和40.002兆赫。可能因为地球的形状是球体,所以第一颗人造卫星也模仿了地球的形状。这颗卫星表面十分光滑,用来反射太阳光,以免表面温度过热。(www.xing528.com)
本来,苏联这颗人造卫星预计在10月6日发射,但是听说美国可能将在5日发射卫星,所以又把日子提前,改到4日。本来还要经过许多道测试的“斯普特尼克”一号,只能取消这些练习,准备提前升空了。当时的苏联人,肯定在心里捏了一把汗,因为,这或许是一个冒险的决定,万一卫星在发射当天出现异常情况,不但这么多天的研究工作作废,而且还将在全世界人面前难堪,但是他们肯定更清楚,作为第一个将卫星送上天空,开启太空新纪元的国家将得到怎样的殊荣。权衡一下,所有的冒险都是值得的。
1957年10月4日,苏联研发的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草原上空升天成功,运送卫星的巨型多级火箭使卫星获得每秒钟8000米的速度。多级火箭就是把多支单级火箭并联在一起,每级火箭在完成各自的任务后,耗尽能量,庞大的壳体就会脱落掉,以减轻前进的重量,使得卫星越跑越快,最后升入绕地球飞行的轨道。
“斯普特尼克”一号发射成功,卫星上面的无线电发报机接连不断发出信号,把对地球和天体运行的观测传达到地球。从此,人类通过高悬在太空中的另一只眼睛,大开眼界,更多地了解到宇宙的情况,苏联人发射的这颗卫星标志着人类在探索太空奥秘中迈出了具有决定性的一步,苏联也因此把人类头顶几百千米处的“话语权”牢牢抓在手里,这令美国人如坐针毡。当时这一消息瞬间传到世界各地,引起原子弹爆炸般的轰动效应。美国人后悔不已,怎么也没想到苏联居然抢先一步发射了人造卫星。
作为研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功勋人物,科罗廖夫的名字却鲜为人知,诺贝尔奖委员会打算提名他为获奖的候选人,但是却被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拒绝了,因为赫鲁晓夫觉得,卫星升天的功绩应该属于所有苏联人民,而不单单是某一个人。科罗廖夫最终与诺贝尔奖无缘。直到他1966年与世长辞后,他的名字才被更多苏联和其他国家的人知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