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1869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开通,改变世界的里程碑

1869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开通,改变世界的里程碑

时间:2023-1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1869年11月17日之前,如果你要从英国伦敦或者法国的马赛到印度孟买的话,必须沿着大西洋航线南行经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驶入印度洋,再向北才能到达目的地。“法老运河”便是如今苏伊士运河的前身。正当赛义德怦然心动之际,德莱塞普又奉上无数金银财宝,彻底打动了赛义德的心,他正式同意开凿运河,并签订了将开通后的苏伊士运河租让给法国的书面合同。1894年4月25日,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工程在塞得港开始动工。1956年将运河主权收回。

1869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开通,改变世界的里程碑

在1869年11月17日之前,如果你要从英国伦敦或者法国的马赛到印度孟买的话,必须沿着大西洋航线南行经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驶入印度洋,再向北才能到达目的地。而且你最好规划好航程提前出行,因为好望角的西风激流常年掀起惊涛骇浪,常有凶猛的“杀人浪”出现,这就加大了航海的难度,拉长了整个行程的时间,能够到达目的地就已经算幸运了。

但是在1869年的这天之后,情况就完全改变了。因为这一天,在联系欧洲的地中海和通往印度洋的红海之间一条运河正式通航,开通了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海上通道,从此,从英国和法国出发前往亚洲的船只再也不用绕行危道,只须穿过地中海经埃及北部的塞得港进入这条运河,然后驶进红海由亚丁湾驶入印度洋便可以很快到达印度,比从好望角绕道缩短了43%和56%的航程,而且不必再担心沿途险恶的风浪和湍急的洋流。这条功不可没的运河就是著名的苏伊士运河。这里每天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成亿吨的货物往来通行,因此,它被形象地称为“国际航道”。

展开一张世界地图,把目光移到亚非欧三洲交界处,你会自然地注意到苏伊士运河的位置,不由得心想,真是造物弄人,这么短短的一段路程竟然阻断了三块陆地之间的便捷交通,使19世纪以前的海上航行如此麻烦。如果没有这条人工开凿的航道,世界不知道还会不会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历史的发展还不知道因此要滞后多少年。其实,早在4000年前的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就曾望着北边的地中海和南面的红海之间那一小截狭长的陆地兴叹过,如果上下是贯通的势必将给埃及的贸易拓开更宽广的道路。经过深思熟虑,法老开始动工实现他的想法,北边利用尼罗河支流,中间借助天然的湖泊戈尔柯湖,这样埃及人只须在南段开凿一段很短的运河。这条运河长约150千米,宽约60米。运河开凿仪式的宏大画面至今仍保留在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的墙壁上。公元7世纪,腓尼基航海家第一次从这里出发进行环非洲的航行,他们把这条运河称之为“法老运河”。“法老运河”便是如今苏伊士运河的前身。但是运河沿岸是风沙肆虐的沙漠,又加上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这条运河便被堵塞了,后来经过几次疏浚,运河时断时续通航两千多年,最后到了767年,阿拔斯王朝出于政治军事上的考虑,将运河下游填平,于是,“法老运河”从此便废弃了上千年。

谁也没有想到,这条运河的重新开发竟然源自臭名昭著的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公元15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葡萄牙借助航海技术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他们早就垂涎传说中黄金遍地的东方诸国,这些利欲熏心的野心家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找到了去往世界东方的路径。但是这条航道路险浪高,又费时费力,后来崛起的英法殖民者便开动脑筋,想开辟一条通往亚洲的捷径。当拿破仑统帅法军于1798年在亚历山大港登陆埃及时,他以敏锐的军事嗅觉,立刻就觉察到了这是一块沟通亚非拉海上航道的风水宝地。于是,他亲自带手下循着法老运河的遗迹,命令工程师进行勘察测量,看能不能真的把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的陆地打通。不知道是拿破仑的工程师水平太差劲儿,还是当时的测量技术确实落后,拿破仑最后得到的勘察结果让他大失所望。技术人员告诉他,南边的红海水位比北边的地中海水位高出10米,如果开通运河的话,只会让红海的水冲进地中海,从北向南的船只刚出家门,就得被冲得南辕北辙。实际上,地中海的水位要比红海高出25厘米。可是这时的拿破仑也没有办法,过了不久,因为国内的反对势力争夺政权,他也无心再考虑运河的事,只好匆匆回法国去了。

半个世纪以后,法国人并没有因拿破仑的工程师得出的结论而气馁,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对地中海和红海的水位进行反复测量,终于肯定在这里开凿运河并不是天方夜谭。不单是法国,就连英国的殖民势力也开始眼红,他们不甘心法国独占运河开通后带来的巨大利益,就跟法国明争暗斗,在利益分赃上开始博弈。到了19世纪上半期,埃及的执政者穆罕默德·阿里看出欧洲殖民者的野心,一旦运河开通,埃及必将成为殖民者蚕食、争夺的肥肉,这对埃及来说,无异于引火烧身,所以尽管很多欧洲人都劝说他开凿运河将给埃及带来如何如何的利益,但他却毫不动心。可是阿里的继承人阿拔斯和赛义德却不这么想,特别是赛义德,他听信了法国人德莱塞普的话:如果能开通运河,埃及就将摆脱强邻奥匈帝国的控制,埃及还会因此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赛义德也将青史留名。正当赛义德怦然心动之际,德莱塞普又奉上无数金银财宝,彻底打动了赛义德的心,他正式同意开凿运河,并签订了将开通后的苏伊士运河租让给法国的书面合同。合同规定,埃及政府在提供开凿运河所需的所有土地和必要的劳动力资本后只能得到15%的纯利润。1894年4月25日,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工程在塞得港开始动工。(www.xing528.com)

埃法合同是一份为法国殖民者谋求福利的霸王合同,开凿运河的工程也是剥削埃及人民利益的血汗工程。千千万万的埃及劳工被征往工地,劳工数量不够,赛义德便裁减军队,扩充劳工队伍。苏伊士地峡一片荒漠,常年奇热少雨,淡水缺乏,由于工程劳动量大,供水不足,被渴死的劳工一批又一批。加之供应的食物质量差、数量严重不足,人们常常饿着肚子劳作。晚上几乎没有遮蔽的窝棚,炎热潮湿的地中海气候加上人群中的腥臭,使得苍蝇挥之不去,传染病开始流行,夺去了大批劳工的性命。即使在这种条件下,法国殖民者和埃及政府也不愿意动用高成本的机器作业,繁重的工作完全要靠手刨肩扛,每一锹土每一块石头都沾满埃及人民的血泪。十年中,埃及投入了大量人力成本,完成了7.2亿立方的挖掘,其中有12万人因此命丧黄泉。

运河开通后,早已对运河控制权垂涎三尺的英国殖民者再也坐不住了,想尽一切办法插手运河事务,想从其中分得一杯羹。正好埃及政府因为开凿运河债台高筑,引发财政危机,不得不将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票卖掉,英国趁火打劫,将股票抢到手里,后来又通过武装占领埃及,完全控制了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虽然在埃及的领土上,依靠埃及人民的勤劳和生命所修建,但是却完全成了为英国殖民者谋福利的工具。

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终于推翻了法鲁克王朝。1956年将运河主权收回。人们欢呼着涌向塞得港,将德莱塞普的雕像推倒,热烈欢迎苏伊士运河在历经87年被外族霸占的屈辱之后终于回到埃及人的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