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4年3月15日这天,恺撒大帝身披紫袍,昂首阔步前往元老院会议厅。在这之前,他已经被授予“终身保民官”“祖国之父”等称号,他的画像与天神画像挂在一起,他已经获得同帝王一样终身独裁的权力。然而,还是有人提前禀告恺撒,3月15日这天,反对派将趁召开元老会议之机刺杀他!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正谈笑风生走入会议厅的恺撒,身边竟没有一个卫兵,“要卫队来保护,那是胆小鬼干的事”。恺撒走进会议大厅,端坐在黄金宝座上看着众人,眼光中充满鄙夷的微笑:“今天不就是3月15日吗?”
这时,有人屈身向前,抓住恺撒的紫袍,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向恺撒请教,其实这就是暗杀开始的信号,刺客们一拥而上。恺撒手无寸铁,袍子又被人牢牢抓住,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他左躲右闪,极力避开刀锋,但刀像急雨一般落下,很快他的腰部、腿部接连中刀。
恺撒不知道,正是他信任有加的布鲁图带着刽子手,举起短刀,像恶狼一样扑向他。当他看见向他举刀的布鲁图时,满含热泪,颓然心碎,彻底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不由得悲呼:“布鲁图,还有你!”恺撒倒下去,把紫袍蒙在脸上,听天由命,任由刽子手践踏早已血肉模糊的身体。他身中23刀,有三处足以要了这位伟大人物的性命。
恺撒死后,自认为是为民除害的刽子手们却遭到罗马全民的讨伐,他们错估了人心向背,当歹徒满身沾满恺撒的鲜血走出会议厅时,迎来的不是民众的欢呼,而是民众们冷漠的眼神。在罗马,除了暗杀的组织者,没有一个人因为失去恺撒而表示兴奋。为“祖国之父”复仇的时刻开始了,恺撒的继任者屋大维和安东尼将凶手逐个斩杀,用刽子手的鲜血祭奠恺撒的亡灵。
这便是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元首遇刺案”——恺撒之死,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如实把这个场景写入剧本中,恺撒之死的一幕,就这样定格在人们的印象中。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统帅,闻名世界的政治家。恺撒一生英武善战,攻无不克,又足智多谋,令战场上的敌人闻风丧胆,历任罗马执政官、独裁官,缔造了中央集权的强大罗马帝国。他还颁布了儒略历,即现在通用的“公历”的前身。他还是一个作家,而且才华横溢,写出了《高卢战记》《内战记》等著作。
恺撒生活的年代正是罗马从共和制向帝制过渡的变革时期,各种集权措施也推动了这一进程的发展,但恺撒却触动了元老院的利益,因此招致保守势力的仇恨。恺撒生前已经成为罗马的终身执政官,名义上不是皇帝,但却享有与皇帝相当的权力。元老院的成员害怕恺撒早晚有一天会登基称帝而解散元老院,于是就在3月15日这天以召开会议为名暗杀了他。
然而,对于恺撒被暗杀的事件,在很多年之后,却有人提出了质疑。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有人通过研究大量历史资料,从犯罪学、心理学等多方面考证得出结论,恺撒之死很可能不是暗杀,而是自杀。这一质疑一经提出就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反响。提出这一观点的,一个是犯罪研究专家加罗凡诺,一个是哈佛医学院的布兹塔金教授。他们跑遍图书馆,前往两千多年前的元老院议事厅,也就是今天位于拉戈阿根廷娜地区的一个住宅进行现场调查,又通过真人动作模拟实验,最后用电脑模拟出当时暗杀现场的情景,才得出这个惊人的结论。(www.xing528.com)
恺撒大帝与埃及艳后
在好莱坞大片《埃及艳后》中,伊丽莎白·泰勒饰演的尼罗河女王克利奥帕特拉命人将自己卷在一条地毯内,偷偷运到恺撒大帝面前,毯子展开,身经百战、阅人无数的恺撒立刻被她的美艳俘获,不但成为女王的情侣,更成为她的亲密战友,帮助她从弟弟托勒密十三世手中夺得王权。女王也成为恺撒的得力助手,为恺撒生下一子,并以埃及的举国财富,帮助恺撒称霸天下。
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让恺撒拜倒在克利奥帕特拉石榴裙下的是“埃及艳后”妖冶的美貌,法国史学家帕斯卡尔也说过:“倘若克利奥帕特拉的鼻子稍短一些,世界的面貌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意思是,如果克利奥帕特拉长得不够美艳,她就不会在征服恺撒之后,再次征服罗马下一任的执政官安东尼。但是后来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联合证实,“埃及艳后”可能没有人们传说中的那么美艳,她征服恺撒靠的并不是美艳,而是聪明和智慧。正如埃及哈勒旺大学的教授吉哈宰克所说:“克利奥帕特拉是极聪明的,她应付罗马人的手段,并不是美人计。”
试着推理一下,恺撒被暗杀之说确实有许多可疑之处。首先恺撒明明知道元老院众人已经与自己为敌,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那么为什么还要在3月15日之前解散卫队,在这天只身前往元老院议事厅呢?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逞一时英雄气的时候,毕竟关系自身生死安危,相信任何一个稍有头脑的人都会冷静下来想到这一点,何况是身经百战的恺撒大帝?别忘了,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政治的舞台上,他都曾不费吹灰之力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且,恺撒的情报系统已经遍及罗马城的每个角落,当时已经有传言说有人要暗杀他。之前他曾经请一名巫师给他卜卦,巫师告诫他3月15日千万不要离开家门。据记载,恺撒在前往元老院的路上,有人挤过人群悄悄塞给他一张纸条,提醒有人将在这天暗杀他。恺撒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统帅,不可能没有发觉风吹草动,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执意迈开大步,走向死神栖居的议事厅,难道不令人费解吗?
可是,即便“暗杀”成为历史悬案,那么自杀之说又源起哪里呢?人们都不相信,拥有与天神同等地位的独裁官恺撒为什么会自己结束性命呢,而且还是在众多反对者面前?难道恺撒有什么隐衷?
这一隐衷就是,在死亡之前,恺撒已经身患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颞叶性癫痫。据加罗凡诺和布兹塔金说,这种病发病时病人痛苦万分,甚至大小便失禁,同时忘掉身边一切。这个伟大的人物很可能不甘心就这样让病魔夺走他不可一世的尊严,而选择自己掌控命运。但是恺撒比常人高出一筹的是,他有可能把死亡当作打击对手的最后武器。有人假想,恺撒在导演自己的死亡之前就算准了身后的一切,他在被杀前半年就修改遗嘱,指定屋大维为继承人,而且在自己死后将私人财产分给罗马市民。在恺撒的葬礼上,当罗马市民听到被宣读的遗嘱时,切身感受到他们失去了一位多么伟大、亲民又无私的领袖,于是哀情变成了愤恨,要求立刻揪出杀害恺撒的凶手。就这样,恺撒让对手失去了民心,轻松将罗马民众死心塌地地拉到自己的一边,在身后享受着他们颁发给自己的各项殊荣。
如果历史真的是这样,恺撒的英名将超越历史对他的记载,连死亡都当成克敌制胜的筹码,他究竟有着怎样的神通呢?无论怎样,在提及“恺撒”之名时,我们心中除了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仰和礼赞,还有就是对他死亡真相的一点小小的好奇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